美麗的手帕活動方案與反思:麻繩變變變
延伸活動:請幼兒平時在美工區繼續用麻繩進行創作,在畫布上印出各種各樣形狀的圖案。
反思:
一、 對活動材料的選擇。
設計這節活動課之前,我們班幼兒在晨間區域活動時喜歡用毛條進行簡單的變換造型。考慮到已經進入小班下學期,為了拓展幼兒思維,我讓孩子們一起玩毛條,孩子們的興致很濃,大家動手把毛條變出了豆芽,氣球,麻花,口水等,我想能不能把孩子們變出來的造型印下來,于是我從身邊易得的環保材料中選擇了麻繩,麻繩能塑造簡單的形狀,幼兒的小手拿著塑形好的麻繩蘸上顏料之后比較容易印出抽象的圖案來,有的幼兒手部肌肉力量比較小,做好的造型容易散,如果換成中間帶細鐵絲的紙繩效果會更好。
二、提高課堂教學隨機應變的能力。
這節課在幼兒玩麻繩時,適當引導幼兒變出各種簡單的圖形寶寶和線條,比如波浪線,直線,小蛇,小魚等,通過扭、卷、折、繞等多種方法來開拓幼兒思維。課堂上老師還需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比如劉思涵小朋友用麻繩的一端點畫,把手帕的花邊裝飾的非常漂亮,當時點評的時候老師如果能及時地表揚一下她,進行一次隨機教育,那樣會更加激發該幼兒創作的興趣。
三、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穩定性比較差,一節課十五分鐘,首先我讓幼兒自由地將麻繩塑形,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做出來的麻繩造型很多,不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自然引出麻繩不光會變魔術,它還會畫畫,激發了幼兒進一步要參與活動的興趣,吸引幼兒學會用塑形好的麻繩蘸喜歡的顏料裝飾手帕,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