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1-5的各個數,會用1-5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2-5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的符號含義,并知道用關系符號詞語來描述1-5以內數相互之間的大小。
4、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安排 3 課時進行。p14-p16的1-5基數含義和認、讀、寫,數的順序,練習二的第1--第4題為1課時。p17-p18 的"比大小"、"第幾",練習二的第6題--第7題為1課時。p19-p20 的"幾和幾",練習二的第8、9、10題為第三課時。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區分基數與序數的含義,也可以把基數和序數的內容排在一起,以"幾和第幾"為標題。
2、基數含義、數的順序,認、讀、寫的教學。
、傧茸寣W生獨立觀察動物園的主題圖。數圖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數,然后教師為各小組準備數量足夠的各類人和物、1-5的數字卡片以及小棒。小組合作,使數字卡片和事物的卡片對應擺出來,同時擺上對應根數的小棒(引導學生把小棒擺成相應的幾何圖形)。利用小組合作的優勢,挖掘圖中的信息資源,發揮學生的觀察能力,各個數除了書上代表性事物外還可以表示什么?如"1"還可以表示1個太陽、一位老師、天空中一只小鳥在飛。"2"還可以表示2棵大樹、2根木樁、2個背書包的小朋友。"3"還可表示3只長頸鹿。"4"還可以表示4朵白云、4個小朋友、4只小鳥。"5"還可以表示5朵花等等。p16的做一做,體現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關系。教師拿出一個數的實物,讓學生各自拿出相應的學具和數字長片,加深對基數含義的理解。同桌同學還可以互相說說自己周圍還有什么為1-5數的物體。做練習二中的第2、3兩題。
、诶糜嫈灯鬟M行1個1個地撥珠活動,說明2比1多1個,3比2多1個……,利用點子圖,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數的順序,為比數的大小打下基礎,做練習二中的第4題。
③寫數教學,完成練習二的第1題。
3、比大小的教學。
、俦葦档拇笮〗虒W內容是在前面的第二單元"比一比"和數的順序基礎上學習的,也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或數數的方法進行比較,要滲透相對性的數學思想。
②學生利用相應數量的學具,觀察p17的情境圖擺一擺。3只猴子吃3只桃子,1對1,剛好沒有多余,抽象出3=3,3只猴子吃2根香蕉,猴子多1只,不夠吃,抽象出3>2……的方法,因為"大小"和"多少"是有聯系的,但這里主要是從直觀的實物多少比較中抽象出數的大小的,教師應讓學生在直觀觀察比較事物的多少基礎上,引導學生會用"等于"、"大于"、"小于"詞語來描述觀察的結果,了解關系符號的功能。
、蹟U大比較空間。可以用其他水果之間進行比較。思考題的5只白兔與4個蘿卜比較,也是由一對一有多余的方法,比較結果是5>4或4<5 。p18的做一做,第1題是利用燈籠、小猴子對應排列,填數活動,加深學生對數的大小的感知。
、茏鼍毩暥械牡5、6題,用關系符號交流周圍的實物,同時讓學生用一個數說出三種表達方式。如3 = 3,3>2,3<4。滲透大小的相對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