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3、加法計算教學。
①教師創設如 p24 的小鳥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根據加法含義說出算式4+1=5。教師問:"得數5是怎樣算出來的?"教師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反饋各種算法。教師應盡力尊重學生的個性,展示不同的算法,并予以肯定。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算法:a、看圖1只1只數出來的。b、從原來4只數起數到5只數出來的。c、用掰手指方法1只1只數出來的。d、用數的組成方法(4和1組成5)算的。e、擺學具的方法。f、直接看出來的等等。
②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學的不同算法比較,哪種算法較好,用你認為較好的方法完成做一做的兩道題,再小組合作交流,怎樣的計算方法最好。同時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性質。
③以上諸多的算法中,有些算法是有局限性的,煩瑣、慢、不好的。教師可設置一些有障礙性的游戲口算練習(如比速度),讓學生在實踐中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感悟那種方法最好,在傾聽他人意見的基礎上,使自己的思維在發散的同時,往最優的方向發展。達到自主優化,自我感悟。使新課程的理念在這部分教學內容中得以落實。
4、減法認識和減法計算內容,教材編排和教學思路與加法類似。減法口算方法還可以用推理的方法(想加算減)來計算。
5、綜合練習(p27的練習三)。教師在理解練習內容編排的意圖基礎上加以發揮,以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三、0的認識和有關加、減法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是通過盤中"沒有"桃子可以用"0"來表示,利用直尺的起點刻度"0",說明"0"也可以表示起點的二層含義。同時說明了 0-5 數的順序。有關 0 的加、減計算是根據 0 表示"沒有"的含義算出得數。p29 的情境圖中描述的一個鳥窩中原來有 3 只小鳥,現在飛走 3 只,這時鳥窩中"沒有"小鳥,可以用"0"表示結果。列成算式是 3-3=0。一片荷花葉子上有 4 只青蛙,第二片葉子上 0 只青蛙,加起來得數從直觀上看出是 4 只,就是原來的 4 只 ( 加數 ) ,算式表示是 4+0=4。這里初步展示了 0 的加減法的二個特性。在做一做的加減法練習中,體現了有 0 的加減計算的其他特性。如: 0+0=0,4-0=4等。教材還安排了配合本單元的綜合練習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的含義。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
2、會用0的加、減法的特性來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能熟練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3、通過綜合練習能用5以內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進行交流,培養主體意識和對算法進行內在優化的能力。
【教學建議】
1、本部分內容可分2課時完成。0的認識和0的加減計算1課時,完成綜合練習四1課時。
2、p29的猴子吃桃子情境圖,第一個盤子里原來有2個桃子,用"2"表示,第二個盤子里剩下1個桃子用"1"表示,第三個盤子里"沒有"桃子用"0"表示。讓學生初步感知"0"是表示"沒有"的意思,觀察直尺上的刻度左端起點用0,依次一段一段地數,分別用1、2、3……表示。這里一方面說明0可以表示起點,同時0是排在1的前面,說明0<1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