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研究,經歷信息的提取、分析、歸納、總結、交流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多媒體課件為學習者創設了個性發展和因材施學的學習環境。學習者可按其個別差異進行個性化學習,滿足了學優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豐富了知識空間。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創造生活中的美。體會“學數學用數學”思想,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作業: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課題的確定】
找一找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剪、貼、畫一幅軸對稱圖案;并能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數學日記。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
1/、本冊數學,孩子們學習了《對稱》,在認識了什么是軸對稱圖形后,學習了對稱軸的找法及畫法。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美麗的對稱圖形》的活動,希望孩子能找出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進一步鞏固有關對稱的知識,從而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并且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孩子運用數學知識的水平。
3、培養學生的學數學、用數學的能力,養成熱愛生活和動手做數學的好習慣。
【活動的準備】
1、由于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做過實踐活動,并且已經完成了畫出各種圖形的對稱軸的活動,所以我們這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和父母一起把在生活中找到的對稱現象用剪貼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活動之前教師作好相應的輔導準備工作。
3、寫好數學日記。
【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預計三天完成。
1、找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
2、把找到的不同的、有特點的對稱現象以圖片的形式保存。
3、完成數學日記。
【具體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1、找到的對稱現象要準確。
由學生自己完成,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觀察能力。
2、根據找到的對稱現象做出剪貼畫。
教師在布置時應講解清楚,作好適當的講解。
3、和家長一起出去時要注意安全。
4、分析討論:
(1)、這次活動中你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
(2)、通過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你發現了哪些問題?
(3)、寫數學日記應注意什么?
【活動成果】
1、 個人口頭交流活動過程,談談自己活動的感受。
2、 展示作品,評出優秀作品。
【活動評價】采用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個同學和小組的參與活動情況給予恰當的評價。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一、創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問才能思考和探究。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只有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懸念,進而達到以疑激學的目的。很多學生在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剪紙課上,就已經會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左右兩邊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圖形。因此,現實中一些對稱的圖形學生在課前早已接觸過,然而何謂“對稱”,這一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卻是新鮮的。由此可見,如何讓學生科學地認識并建立 “對稱”的概念是我這節課要達成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我設計“出示一個圖形的一半讓學生猜整個圖形,在猜圖游戲中最后出現半個花瓶,激發學生想辦法剪出一個完整的花瓶”的這樣一個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對稱”概念,抓住對稱的本質特征,讓學生對“對稱” 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認識,也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斷對稱現象提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