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角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第四冊p73—76內容教學要求:1.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2.使學生初步學會做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3.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4.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5.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教學準備:三角尺、小棒、紙、釘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吸管等教學過程:一、 情境,引入新知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藍貓: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多媒體演示:帶著紅領巾的藍貓,一只手拿數學課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著吸管的杯子)師:藍貓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學習新本領:認識角。(出示課題)(評析: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物藍貓引入課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情緒,使學生對所要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和期盼。)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1、找一找讓學生邊觀察自己的數學課本邊找出藍貓手中數學課本封面上的角。指導學生用手勢正確地比劃出角。(首先由教師用手勢演示第一個角,接著讓舉出數學課本,與教師一起用手勢表示出第二個角,然后讓一名學生演示第三個角,最后讓全體學生一起書空比劃出多媒體上的第四個角。)師:你們看,藍貓也是一位光榮的少先隊員呢。我們再來找一找紅領巾的面上有沒有角,好嗎?生:有三個角。讓學生用手勢表示紅領巾上的角。(多媒體邊演示)師:我們剛才在數學課本的封面上、紅領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們看看還有角嗎?(多媒體演示吸管。請學生上臺用手勢表示出吸管上的角。)藍貓:小朋友你們可真聰明,對,這些都是角。(多媒體演示:隱去三件物品顯出三個角。)請學生拿出三角板。師:那么你們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嗎?找出角,并用手勢表示給你的同桌看,好嗎?
(評析: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因勢利導,精心安排了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對實物的觀察以及手勢演示初步體會角的含義,加強感性認識。同時,在抽象角的圖形時,應用媒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由實物的角變化為圖形的角的過程,促使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
2、摸一摸師:(讓學生摸一摸角的頂點處)有什么感覺? 生:尖尖的。師:(在多媒體里出示第一個角的頂點)對,尖尖的地方我們叫它“頂點”。師:(再讓學生摸一摸角的兩條邊)有什么感覺?生:直直的。師:(在多媒體里出示第一個角的邊)直直的,我們叫它“邊”。那么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呢?(板書: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讓學生分別指出第二、第三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3、辨一辨師:藍貓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都畫了一個角,你們看看它們畫的對嗎?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如果是角,要說出理由,如果不是,也要說出理由, (評析:讓學生通過觸摸感受角的頂點和邊,突出了角的本質特征,再通過判斷所畫角的正誤,自然地引入“畫角”的教學)
4、畫一畫首先請學生自己動手畫角,同時讓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讓多媒體演示藍貓畫角過程,接著讓學生按藍貓畫角的方法再畫一個角,并將自己所畫角的頂點和兩條邊指給同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