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角
認 識 角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小學數學二年級教材第四冊68~7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準備:三角尺、活動角、學具盒:小棒、活動角、圓形的手工紙、吸管、剪刀、釘子板
學具準備:三角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出示五角星,引出角。(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認識角
1.畫角,反映最初心中的角
(1) 同學畫角
(2) 老師畫角
2.摸角,體會數學世界的角
(1) 摸三角尺上的一個角,感受角的特點。
(2) 尋找小朋友畫的角、老師畫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的共同點。
(3) 揭示:頂點、邊的名稱。知道“角有()個頂點,()條邊。”
(4) 練習:想想做做1
3.找角,發現身邊的角
(1) 尋找生活中的角。
(2) 尋找平面圖形中的角。
(3) 想想做做2。
(4) 想想做做3。
4.做角,用身邊材料創造角
(1) 小組活動
(2) 小組匯報。
三、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四個鐘面。四個鐘面上,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
2.比較2、4的兩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3.匯報方法。
4.小結比較方法。5.練習:想想做做第5題。
四、感受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