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分桃子》教案
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經歷與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感受平均分的過程.
難點:初步體會有余數的“平均分”.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小圓片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師導入語,創設故事情境.【演示課件“分桃子”】
同學們,你們瞧,小豬家打扮的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嗎?(學生猜一猜).哦,原來,今天小豬要過十歲生日了.他特地邀請小伙伴們來家做客,準備開一個生日party.你們瞧:前面走來了兩只小猴、四只小貓、三只小狗.小豬非常熱情,拿出了伙伴們最愛吃的食物來招待:有8個桃子、12條小魚、18根骨頭.可是你們瞧,小豬正皺著眉頭,手抓頭皮.咦,這是怎么回事?哦,原來小豬正在為該怎么分食物煩惱,同學們,你們能幫小豬分食物嗎?(能)
2、揭示課題:分一分 (板書:分一分)
那么,我們一起幫助小豬來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說說,你覺得應該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給小猴,魚分給小貓們,骨頭分給小狗們)
(2)那么小猴、小貓、小狗之間又應該怎么分配呢?
二、實際操作,體會平均分.
1、小豬聽取了同學們的建議,拿出8個桃子招待兩只猴子,請你們幫他分一分.用8個小圓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組討論分法并在全班匯報,說出各種分法)
(1)出示分得的結果:
(2)在這些分法中,你認為哪種分法能使兩只猴子都滿意?為什么?
2、現在,小豬手上有12條魚,請你幫他分給4只小貓,要求每只小貓分到的魚同樣多,每只小貓分到( )條.
(同桌合作、全班反饋交流、由學生判斷正誤并說出理由)
3、師生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
4、小狗在旁邊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來:小豬該來給我分食物了.小豬急忙拿出18根骨頭,請同學們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分到( )根.(四人小組用擺小棒擺一擺)(投影出示學生分得結果,集體交流評講)
三、結合生活,練一練.
1、投影出示14支鉛筆,2個文具盒,連一連平均每盒放幾支?
2、實物出示20個圓圈,每5個圓圈拼成一個奧運會圖標,可以拼幾個?請擺一擺
3、有12根筷子,有( )雙.用小棒擺一擺
4、有9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個,還剩( )個.(用線連一連)
這個氣球還能給其中的一個小朋友嗎?為什么?
四、跳一跳,摘果子.
智慧老爺爺、小淘氣和機靈狗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很想和同學們交朋友,不過他們要同學闖過其中的一關,請看題目:
1、小豬家來了這么多客人,請問16根筷子,每位一雙夠嗎?為什么?你能幫小豬的忙嗎?請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2、春天到了,同學們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劃船,每條船限坐6人,要租幾條船?請用小圓片擺一擺.
3、16只蜜蜂在采蜜,飛走了一半,還剩( )只.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五、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