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旅行 》案例說明
一、教材及學生分析
《月球旅行》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一節實踐活動課。它是以一個科學幻想的故事,為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學習情境。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有關乘除法的知識,也涉及了時間的應用問題,從而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充分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對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學生對時、分、秒的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前幾個單元的學習中已經擁有了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學生從電視上目睹了“神舟”六號飛船發射的情景,而且對于“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也有一定的了解。為此,創設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的模擬月球旅行的情境。使之貫穿教學的始終,將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基于以上認識,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綜合運用前幾個單元所學的知識解決書中提出的問題。并能從“月球旅行”這一情境中,提出其它的數學問題,并能解決問題。
(2)通過創設“月球旅行”這一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經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根據情境圖自主提出問題,并對同一問題尋求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發展求異思維。
三、教法與學法:
通過創設生動有趣而且完整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問題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平臺,使學生在有趣的數學學習中發展思維能力。
四、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 有關月球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
(一)“神六”激趣,模擬旅行
“神舟”六號的成功發射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我們為之驕傲,為之自豪。我們這些可愛的孩子更是如此。新課伊始,播放“神六”發射時的錄像,使學生的愛國之情被充分的調動了起來。情緒高漲。這為學生學習本課知識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礎。然后,教師用簡捷而生動的語言將學生的興奮點轉移到模擬月球旅行上。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月球旅行。緊接著,讓學生匯報對月球的了解,給利于讀書的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和平臺。當學生對月球的神秘感產生濃厚興趣時,教師再用課件出示相關的資料,定能滿足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告訴學生我們的學習途徑很多,只要你善于探索,到處都能學到新知識的道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上將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生活經驗充分地調動了起來,為學生探究新知做好了鋪墊。
(二)飛船點火,探索知識的旅行開始。
為了使創設的情境更加完整,教師用課件演示飛船發射,升空,穿越星空,在月球著陸的情景,緊接著展示美麗的城堡的圖片,再次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一定迫不及待地想進入這智慧之門。為此,他們會傾盡所能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安全著陸,進入智慧之門。
在本環節中,順應著學生的興趣,以選擇飛船發射的總指揮為契機,引導學生計算從8:55到9:15分,還有多少分發射?能正確計算的同學就有機會成為發射總指揮。這樣學生不覺得這是在解決枯燥的時間問題,而是為了爭取得到總指揮的職位而努力,從學生的心理上講是積極的,主動的。然而,教者卻在愉悅中引導學生復習關于時間的問題,培養著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