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聚會》教學實錄及評析
生:8×2=16(人)
生:也可以用2×8=16(人)
師:請第3排的同學站起來,數數是幾個幾,寫出乘法算式……
[評析:“體會同一乘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不同的”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教師設計了數一數、算一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對班級同學內部現實的、直觀的事物的觀察來理解a個b等于b個a,從而對a×b的意義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2、看一看、說一說
師:你能說說2×3在這四幅圖中分別表示什么含義嗎?要把話說得完整一些。
生:每只刺猬身上背著3個蘋果,2只刺猬一共背回多少個蘋果?
生:一副手套有2只手套,3副手套共有幾只手套?
生:兩個鈴鐺一捆,三捆鈴鐺一共有幾個?
生:每排有3個格子,2排有幾個格子?
生:每列有2個格子,3列有幾個格子?
(學生個個爭著說,對幾幅圖比較感興趣。)
3、擺一擺、畫一畫
(1)師:小豬們帶著自己收獲的玉米也來參加聯歡會了。淘氣一看,它們帶來的玉米總數可以用算式5×4=20(個)來表示。你知道來了幾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幾個玉米嗎?請你用圓片擺一擺或者用筆畫一畫。(學生思考后活動)
(2)匯報合作交流:(會出現兩種結果)
生:來了5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4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生:來了4只小豬,每只小豬帶來5個玉米,一共有20個玉米。
(3)師:能從多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創造,小朋友們真了不起!
[評析:5×4可以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兩個乘法含義,融入了小豬送玉米的情景,不僅增加了生活情趣,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4、開放練習、發散思維
(1)師:“慶豐收”聯歡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小動物遇到了一個難題:如果有12個小動物了參加聚會,應該擺幾張桌子,每張桌子坐幾人呢?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動物嗎?幫助別人可是一種美德。現在請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拿出12個圓片,代表12只小動物,一人擺一人寫算式。比一比,誰設計的方案最合理!
(2)展示設計方案:
①生:我擺了4張桌子,每張桌子坐3只小動物。
②生:我擺了3張桌子,每張桌子坐4只小動物。
③生:我擺了2張桌子,每張桌子坐6只小動物。
④生:我擺了6張桌子,每張桌子坐2只小動物。
⑤生:我擺了1張桌子長桌,每張桌子坐12只小動物。
⑥生:我擺了12張小桌子,每張桌子坐1只小動物。
⑦生:我還有一種方案,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參加,胖的坐在一起,少坐幾個;瘦的坐在一起多坐幾個。
⑧生:我擺了2張桌子,第一張坐8只小動物,第二張桌子坐4只小動物。
(3)集體合作交流評價:
師:小朋友們真是一個小小設計家,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案。說一說,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理?
生:我認為第一種方案最合理,四張桌子擺得整齊還不擠。
生:我認為第三種方案最合理,一張桌子坐3個人太少了。
生:我認為第五種方案最合理,大家在一起多熱鬧啊!
生:我覺得每個桌子不一定都坐相同的人數,像第7種方案就比較好。
生:第6種方案不合理,搬12張桌子太麻煩。
師: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跟同伴們互相合作交流,這就是合作。老師會把你們的意見帶給小動物們的,讓它們參考。
[評析:在本節教案中教師設計了“每只小兔拿不同數量的胡蘿怎樣列出乘法算式”“看一看,說一說”“猜小豬拿幾個玉米”“如何擺桌子”四個富有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合作實踐活動,給了學生一個個想像和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在深入思考、動手實踐過程中去理解、去發現。無論哪種想法我都給予鼓勵,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因為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學生不同的創造才能,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不同的人能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