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課文標題 古詩兩首(《贈劉景文》、《山行》)
教學目的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教學用具 字母卡片、媒體資源(動畫、ppt、視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板書:古詩兩首)。第一首是《贈劉景文》,第二首是《山行)》。這兩首古詩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秋天的美麗。
二、學習《贈劉景文》
1、教師朗讀或播放媒體資源范讀課文。
2、學生將不認識的生字作標記。
3、作者用了幾種事物、幾種顏色來表現秋天,請把它們劃出來。
三、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
3、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
如:贈、擎、菊、殘、橙、橘
(2)學生書寫重點掌握的字,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四、課文講解
1、學生自讀全詩,并思考: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秋天
師:秋天的什么時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提示:荷盡、菊殘 霜枝——荷葉一般是夏天開放,秋天花都謝了。菊花一般是秋天開放,所以,有“秋菊”的說法。菊花都凋謝了,說明已是深秋。文中說“菊殘猶有傲霜枝”,注意,霜是什么時候才有的?是天氣很冷,氣溫降到零度以下才有,霜一般是深秋時節才有,所以有“秋霜”的說法。“霜降”是我國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霜降一般是在每年10月23日,它表示天氣更冷了,就要進入冬天了。)
學生答,教師補充并板書:深秋 荷盡 菊殘 霜枝
師:這首古詩是寫深秋的景色,作者以荷敗、菊殘,寫出了深秋時節的特征。
學生朗讀第二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師:這里要注意兩個字的書寫,一個是“橙”字,一個是“橘”字。(學生書寫)
師:到了深秋時節,花謝了,葉子也敗了,可是,作者說這是一年的好景,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提示:橙黃 橘綠——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此外,作者在第一詩里也作了說明:菊殘猶有傲霜枝,大家注意這個“傲”字,“傲”是高傲,不屈服的意思。“傲霜枝”說明菊花雖然凋謝了,但它的枝干還在,天氣很冷,但是它怎么樣了?它不怕,毫不屈服。說明它很堅強。作者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