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教學設計3
片段二:
師:面對萬尾人工養殖的中華鱘魚苗,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先想輕輕地把他們放入長江里。
生:我想讓它們好好生長。
生:我想讓它長大后能哺育更多的中華鱘。
生:我要阻止人們把它當成美味佳肴。
師:怎樣讓它生活的環境更好呢?
生:我不往江河里亂扔垃圾。
生:我希望工廠不要往江河里排放污水。
生:我們要保護母親河──長江。
【專家點評】
學生十分喜歡表演,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邊說邊表演,把其他的同學也帶入了一種情景,自然而然對古生物有了親切感。這樣,對古生物認識就更容易一些,更具體一些。老師入情入境地啟發,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資料袋:
化石:保存在地層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變成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叫化石。
古生物:顧名思義,古生物就是古老生物。那么,我們是怎么知道已經死去很久的古老生物的呢?原來,古生物死亡以后并不是全部都煙消云散了。許多古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層里,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了下來。正是這些化石,告訴我們生命在地球上至少已經存在了38億年。這些化石還告訴我們,在這38億年的漫長歲月中,各門各類的生物經歷了起源、繁盛、衰落到絕滅的過程,而整個生物界卻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向高級的進化歷程。古生物是古代動物和植物的統稱。古生物的遺體有少數變成化石保存下來。如:三葉蟲、恐龍等。
銀杏樹:
銀杏樹又名白果,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我國園藝學家們也常常把銀杏樹與牡丹、蘭花相提并論,譽為“園林三寶”,并把它尊崇為國樹。銀杏樹為高大落葉喬木,軀干挺拔,樹形優美,抗病害力強、耐污染力高,壽齡綿長,達數千年。銀杏樹不僅以其俊美挺拔、葉片玲瓏奇特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她適應性強,藥用功效大,經濟價值亦非常可觀。銀杏樹的果實——白果,品味甘美。經過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澤鮮艷、氣味濃郁,香甜可口的各種風味飲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銀杏的根、葉、皮也含多種藥物成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中華鱘:
中華鱘,又稱鰉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于軟骨硬鱗魚類,身體長梭形,吻部犁狀,吻端尖,略向上翹;口下位,成一橫列,口的前方長有短須。眼細小,眼后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梭形骨板五行。中華鱘有一億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此古老魚類已經不多。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400~500公斤。平時,中華鱘棲息于北起朝鮮西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