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教學前后
教學后:
一、讓學生了解背景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我告訴孩子們古人送別喜歡贈詩,請他們當當蘇軾,試著把這首詩吟誦給好朋友聽。孩子們搖頭晃腦,讀得很開心。
二、圖片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擎雨蓋”的理解,采用夏天的荷葉和秋天的荷葉對比的形式進行教學,既使學生理解了擎雨蓋,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自己覺得這個環節不錯。
三、出示情境圖請孩子們吟詩這個環節也不錯。看著圖片吟出詩句,既是檢查學生當堂背誦情況,也是檢查學生對古詩的理解程度。
四、環節安排不夠緊湊,尤其前面對作者的介紹和對題目的理解,應該抓緊點,加在一起5分鐘解決,而我用了10分鐘。其實有些東西可以叫學生去預習一下。雖然說讀通課文要在第一教時體現出來,但是適當的預習也是必要的。它能讓課堂更經濟有效,不至于被幾個“小尾巴”拖得走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