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樹和小棗樹教學設計
2、以讀動情,堅持滲透性。例如:小柳樹雖然美麗,但是隨著她越來越漂亮,也越來越瞧不起小棗樹。這一驕傲得意,只關注對方缺點的性格特點是從她說的話中體現出來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劉老師將小柳樹兩次說的話對比朗讀,從而讓學生較好地把握了小柳樹的人物性格。在逐層滲透中,為后面理解小柳樹對待小棗樹的態度發生變化,做出了必要的鋪墊。
3、以讀育人,注重熏陶性。例如:文中小棗樹的話語很少,但卻凸現了她的寬容大度,善于發現別人優點。在品讀小棗樹的話之前,劉老師讓學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柳樹,你認為已經結果子的小棗樹現在會怎樣對待自己?在學生發散思維想象之后,再來讀文,感受小棗樹的為人,使孩子的心靈受到一次震撼。
4、以讀啟智,堅持啟發性
不足之處: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從這一句話,我們能體會到識字教學的意義和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但在今天的教學中識字教學比較薄弱,只是教學了需要認識的字。一個環節是帶拼音讀,另一環節是去拼音讀。而其余的部分被忽略了,這是嚴重的錯誤。
在第一課時中,識字教學應作為重點,本課中沒有得到體現 。識字的方法有很多,如: 聯想識字;利用漢字規律,促進學生主動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另外還應該對有難度的字進行指導書寫。語文教學是博大精深的,還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潛心研究與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