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
(4)研讀7自然段。
師:小猴子最終采取了什么辦法?從哪里看出來的?出示:“小猴子聽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為什么小猴子反而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了呢?(因為小猴子知道他們都沒有吃過葡萄,所以不應該相信他們的話。) “大口大口” 的吃東西是什么樣子?你什么時候也大口大口地吃過東西?師:老師聽出來了,那時候你一定吃得很香。帶著這種感覺來讀讀這一句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七自然段,感受葡萄的香甜。
(5)學習8自然段:
師:小松鼠和小兔子最后是用什么方法知道葡萄是甜的呢?(板書:嘗)但是吃了甜甜的葡萄的小松鼠和小兔子并不開心,他們一臉疑惑。因為――生接讀: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三、拓展思維,放飛想像:
師:是啊!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 下面請大家展開想像的翅膀,給《酸的和甜的》續編故事: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貍為什么硬說葡萄是酸的呢?過了一會兒,小猴子、小松鼠和小兔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葡萄,狐貍急急忙忙地向這邊走了過來。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師小結:其實,類似的故事在今天的生活中還經常發生。小朋友們都不愿意當狐貍、松鼠和小兔吧!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只要勤于動腦,大膽嘗試,我們不輕信于人,前進的道路上一定會有許多的驚喜在等待著我們。祝愿小朋友們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此設計已在“全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