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贊》課堂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
交流:
“咱們來交流一下,只說最喜歡的一個詞,再讀讀那句話,誰先舉手先回答!
生:“泄氣”。讀句子
師;“老師也發現了這個詞,你覺得泄氣是什么意思?(學生感覺困難)找個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詞!
生:放棄。
師:差不多。泄氣和灰心的意思差不多。(把寫有“泄氣”一詞的卡片送給學生)
生:我喜歡“一個比一個好”。讀句子。
師:仿照這個詞組再編一個詞組。
生:“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長”“一只比一只多” ……
師糾正不能是“一只比一只多”。
生:一棵比一棵壯。(老師表揚送給卡片)。
生:我喜歡“粗糙”一詞。讀句子。
老師拿起兩個粉筆盒說:哪一個是粗糙的?(學生指)
師:那么另一個怎樣形容?
生:精致。
生:光滑。
……
學生又說了稱贊、疲勞、聞了聞、自信、消除、心意等詞語
(老師分別給予肯定并發給帶在所找詞的卡片)
師:老師手里還剩一個卡片,大家看認不認識?(但是)
師:一起讀課文中的句子并用它說句話。
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是交往型活動中的鼓勵 學生自由準確地表達階段。 語言是人際交流的工具。學生需要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學習中的經歷和感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對搜集到的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鼓勵方式(將帶有“好詞”和小刺猬圖案的卡片送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流暢地表達,使他們不斷樹立信心,并且起到了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的效果。
2、指導朗讀,體會課文。
師:小刺猬是怎樣稱贊小獾的?將課文中的句子找出來并在下面劃上線。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
師:聽了小刺猬的話,小獾的心情怎么樣?(體會小獾高興和激動的心情)
師:小獾是怎么說的?
(在我有點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上點心意,收下吧。)
分角色朗讀。
同樣的步驟學習小獾稱贊小刺猬的過程。
這里有分角色朗讀,實際上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就是組織了一次戲劇活動方式,不過戲劇活動方式組織起來更隆重一些,同樣是分角色朗讀,戴個頭飾就比什么不戴,學生的興趣高一些。
• 延伸:
老師想起中國有句古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誰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師解釋;丶野堰@句話講給父母聽,如果父母不懂你就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教學反思 :
在活動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當充分地體現平等與和諧。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促進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每一個學生都應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對自己尊嚴、權利、靈感和積極性的尊重。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學生通過傳播媒體接觸大量的信息,往往會在某一方面超過教師的知識貯備,提出教師無法回答的問題。教師要切實把教學活動看成是一個不斷面臨新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知識擴展的過程,是一個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要以完全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一起查閱資料,尋求答案。同樣,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不斷發展自身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實現課堂中的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