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
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在學生充分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真正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同時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生字的識記在學生讀兒歌中得到進一步鞏固。】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鞏固生字,會寫“串、告、訴、顆、兔”5各字,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進一步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會寫“串、告、訴、顆、兔”5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寫好“訴、兔”;在朗讀、表演中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小動物的頭飾。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
【通過多種形式鞏固生字,符合兒童認知規律。】
(二)書寫指導
1.這節課我們來寫寫剩下的幾個字。
(“串、告、訴、顆、兔”)
2.觀察這幾個字,哪個字容易寫錯,你來提醒大家。
(注意提示:“訴、兔”不要少一點;“顆”與“棵”要區分。)
3.教師范寫難寫的字,提示關鍵筆,學生觀察。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作業,師生評價。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字的關鍵筆是寫好字的前提。】
(三)朗讀感悟,復述故事
1.這幾幅圖中你喜歡哪一副圖就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那一個自然段。
(看圖有感情的朗讀出狐貍、松鼠、兔子、小猴子不同的語氣。)
(1)小狐貍:
啟發想象:小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狐貍的話。
(2)松鼠、兔子:
讀好松鼠、兔子的心里話,指導讀出相信的語氣。
(3)小猴子:
體會小猴子與松鼠、兔子不同的做法。
(小猴子聽別人說了以后要問一問,還要親自嘗一嘗。)
2.復述故事。(復述前3段)
(1)現在能把前三副圖的故事內容連起來自己讀讀嗎?(自己讀,請學生分段讀)
(2)是呀,這連環畫故事多有意思,我們可以一邊看圖,一邊讀讀旁邊的文字,就能知道故事的內容,要是沒了畫旁邊的字,誰能看著畫面來講故事嗎?
(指名復述故事)
【學生在復述中強化記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踐活動
1.剛才的這幾種小動物都認為葡萄是酸的,可是后來的小猴子卻說這葡萄是甜的,現在就請你們先練習讀讀4~7自然段,一會兒我們一起演演這部分內容。
2.那我們就來演一演吧!你們可以離開座位,和幾個小伙伴組成一組,分好角色,大家可以按照書中的內容演,當然,有自己的創意就更好了。(學生表演)
【用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表演的過程也是內化語言的過程,通過表演,扎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