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的成因。
教學方法:情景陶冶法、自主學習法等
教學信息 :1、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看這是個什么字?(板書:聲)誰能說說平時你都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可能說出:同學們的朗朗的讀書聲、大自然的各種動物的甜美的叫聲、電視的聲音等等,)怎樣?太多了太多了說也說不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聲音有關的課文:板書:31回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詞:
1、課前我讓大家對這篇課文進行了預習,不知大家預習的怎樣?(很好)下面姜老師就來檢查一下,來!把課文拿起來,先集體讀一遍,聽聽怎樣,注意兩點要求:(1)把字讀正確,(2)把句子讀通順。?(生齊讀課文。)
2、大家讀的怎樣呢?老師不好評判,不過姜老師要邀請一位小老師,咱們來聽聽她是怎樣讀這篇課文,好嗎?(出示課件:播放課文錄音)從大家的表情中,姜老師猜出大家心里一定很羨慕、崇拜吧!不過姜老師告訴大家,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讀的會和這位小老師讀的一樣好。
3、好!把課本合起來,我們先來檢查一下認字:
出示:圖片(一只青蛙)青蛙怎樣叫?(呱、呱、呱)出示生字:呱(齊讀、指讀)練習說話:青蛙叫聲:“呱呱呱”。
圖片: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出示:一圈圈波紋。小河的周圍是美麗的景色。出示:周圍重點強調:圈、圍、紋、(交流識字的方法)
圖片:水波碰到石壁被返回來。出示:碰、返 (讓學生練習組詞。)
4、齊讀所有的詞語。(鞏固)
三、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1、課文中的困難我們克服了,同學們真是非常的了不起,現在就讓我們再來讀課文,看誰能把課文讀的更加的流利、有感情,誰愿意起來讀一讀?(這位同學在讀的同時,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一想屏幕中的問題該怎樣回答。)課件出示問題。
2、指名讀課文。(對于學生的朗讀老師進行評價。)
3、誰能回答一下屏幕中的問題?(學生發言)
小青蛙在橋洞底下,聽到了一個奇怪的聲音,于是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他這是回聲。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在黑板上畫圖板書:橋洞、青蛙、奇怪的聲音
4、精讀:
第一部分:學習第1-3自然段。
1、小青蛙聽到的那個奇怪的聲音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讀讀第1、2自然段。(齊讀)
先來看第1自然段: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是個什么樣的景色呢?請大家看圖(出示圖片)
你覺得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還像什么?
練習說話: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好像。
2、對呀!這么美的景色讓小青蛙看的入了神,情不自禁的說了一聲:呱呱呱,多好看哪!誰能讀一讀這一句話?(屏幕出示:呱呱呱,多好看那!)——指導學生讀出高興、贊美的語氣。屏幕出示第2自然段,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初步體會回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