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教學設計
教學中要緊扣教材重點,在學習青蛙媽媽怎么做的這一段時,先讓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小組合作進行自學,畫出回聲原理圖,再思考回聲是怎么產生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使語言文字訓練與認識事物統一起來,然后引導學生看投影演示,明白河水是怎樣激起波紋,又是怎樣蕩回來這一現象,最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這一段話,讓學生在反復的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七.電教媒體的突破和運用
使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有助于學生準確的理解原文字,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突破"理解回聲原理"這一教學難點.因此我的電教手段是始終貫穿在我教學的全過程,并收到滿意效果.
八.教學過程:
本課須用二課時,第一課時完成初讀課文,識記生字,品讀課文,感悟回聲的教學任務.第二課時進行鞏固復習生字,練習感情朗讀,指導書寫生字等教學任務,以下僅介紹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揭題激趣.
課件出示課題:回聲,師也相機板書(多媒體課件播放歡快的音樂,學生的情緒馬上被充分調動,他們都聚精會神地注視屏幕)
齊讀課題,師: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生:什么是回聲 在那里可以聽到回聲呢
課件播放:小孩對著大山喊的動畫,初步感知"回聲".
(此環節的設計可幫助學生初步感受什么是回聲,并激發學生想深入了解"回聲"的欲望)
導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講關于"回聲"這一科學現象的童話.
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要求:a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b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及時提出閱讀要求,也是再次提醒學生預習的基本步驟和要求)
課件出示生字,檢查生字讀音,可采用自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練讀.
游戲識字:出示帶有青蛙圖案的生字卡片.
(該環節安排了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尤其是游戲中識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說說你懂了什么 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此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的能力)
深入學習第一段.
齊讀課文,思考: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出示多媒體畫面,這就是書上所說的那座石橋,哪位同學能指著圖說一說,什么像大月亮
誰能用"好象"說一句話 (不失時機地啟發學生細心觀察,并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師: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怎么樣
生;優美!看課件,小青蛙游過來說:多好看哪!
誰也想來贊美一下 指名用贊美的語氣讀一讀.
看課件插圖,配樂朗讀.
(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感受了美麗景色,學生便對這里的美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朗讀起來自然地流露出贊美之情)
深入學習二.三自然段.
師: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學生自由朗讀二.三自然段,思考以上問題.
小青蛙發現另一只"青蛙"學他說話.
快速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學他說什么話
把他們說的話畫下來.
分角色朗讀小青蛙的話.
看課件播放動畫:青蛙媽媽和小青蛙一起游了過來,小青蛙說的話.
再指名讀.
評析:小青蛙說的兩次話語氣一樣嗎 你怎么知道的
應該怎樣讀 誰來讀一讀
第一次是高興的語氣,第二次是奇怪的語氣.
這時候,小青蛙心里會想什么呢
誰在學我 他在哪里 所以課文用了一個什么詞
板書:奇怪
于是,他就問媽媽,誰來讀 注意讀出奇怪,不明白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