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
(2)、品味太抽象,
品味詩歌表達詩人喜愛悠閑的農村生活,描寫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的意境時太抽象,課堂只成為優秀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而大部分學生很難領悟。如果教學時我能聯系課文插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從圖悟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并設計--的籬笆,--的小路,--的兒童,--的樹頭,--的黃蝶,--的菜花,或蝴蝶--,兒童--等啟發思考與想象,把抽象的詩歌轉化為感性的畫面,學生理解感悟就會更加深刻了。
如果第二次再上這節課,我會這么上: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
一、學法遷移,提出任務
1、檢查課外積累的關于春天的古詩。
2、檢查《游園不值》背誦情況,回憶上節課學習的方法,教師歸納板書學習古詩四步法:①知詩人,解題意;②初讀詩,知大意;③抓字眼,悟詩鏡;④誦詩歌,勤積累。
3、提出本課任務,用四步法理解學習另一首描寫春光的詩《宿新市徐公店》。
二、知詩人,解題意
1、學生讀收集的資料,了解詩人。教師適機補充: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為官清廉,為*相所害,被罷官閑居十五年。他的詩大量吸收民間語言,描述細膩,形象鮮明,平易自然。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2、讀詩題,了解題意。宿:住宿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題意: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里店過夜
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三、小組合作,自學古詩
首先,學生獨自初讀,找出不理解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再理解古詩大意,領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其次,小組合作學習,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已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 。
四、檢查自學,賞析古詩
1、指名讀,檢查初讀,糾正字音。
2、指名說你讀懂了什么?了解全詩大意。
3、指名讀一、二句,其他同學想象,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⑴檢查重點字詞的理解
籬落:籬笆 疏疏:稀稀疏疏 徑:小路
深:深遠 陰:樹陰
⑵指名說看到了什么?
板書:籬笆 一徑 樹頭
有什么特點?補充板書:
的籬笆 的小徑 的樹頭
⑶結合插圖學生用自己的話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⑷男生指圖,女生讀一二 句,然后交換讀。
4、“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構成一幅新清、質樸的農村景色圖,這叫靜態描寫。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生動活潑的畫面,那就是后兩句,齊讀三、四句。
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指名說,教師引導板書:
的兒童 的黃蝶 的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