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第一課時典型案例設計
三、指導書寫。
1、由“吃”葡萄情境揭示生字:溝、吾、夠。
2、生觀察生字“溝”,說說怎樣把字寫好看。
3、師范寫。
4、同法寫“吾、夠”。
5、集體評議。
a. 選學生作業評講、修改。寫得好的給他貼串小葡萄。
b. 同桌互相交流,給寫得好的畫上水果。
[評析]這部分教學仍是在旅游情境中進行,識字寫字是本課的重點之一,通過營造“吃葡萄”、“送葡萄”、“畫水果”等氛圍,讓學生樂于寫字、并輕松寫好字。
四、指導朗讀。
1、課件播放葡萄溝風光。 過度:葡萄溝真美。這兒有一篇介紹葡萄溝的文章,小朋友要不要認真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順,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播放課件欣賞朗讀。
4、師生合作分段朗讀課文。
5、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6、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課件出示相應課文段落和圖片。)
7、學生評價,教師相機指導。
[評析]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但文章是靠語言文字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而要使小學生通過文字來體會文中的情境,先得盡量讓學生把書中描繪的畫面與具體形象掛起鉤來,增強文字的形象性,學生才會想讀。教師借助課件播放“葡萄溝風光”、“課文朗讀”, 屏幕上美麗的景色,晶瑩剔透的葡萄,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深深感染了他們。“讀出你們最喜歡的句子吧。”教師一說完,孩子們滿懷激情地讀了起來。在這個色彩繽紛、能動能靜的教學環境里,孩子們采用自由讀、欣賞讀、師生合作讀、指名讀等形式,在反復誦讀中領略了葡萄溝的風土人情,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五、書寫感言。
在留言卡上寫下“游覽”葡萄溝的感受。
[評析] 當學生沉浸其中時,我們的旅游暫時結束了,我鼓勵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在留言卡上表達他們感情。孩子們創造性的用畫、用詩、用歌、用舞、用導游等形式來抒發他們的感情。課在他們的歡笑聲中、贊美聲中結束。
評析:
本課是在貫徹學習課改新理念的基礎上設計的。主要體現以下兩點:
1、情感。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新課程導引的新課堂,就是要讓孩子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語文課堂里,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整堂課教師必須十分關注和珍視孩子的獨特情感,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撥動學生的琴弦,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喜愛上葡萄溝。語文課堂煥發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