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來了》說課稿
《北京亮起來了》是一篇講讀課文。圖文結合,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于詞語句子的理解。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重點詞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麗景色。
3、增強對首都北京的熱愛之情。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部分,我的設計意圖是:
第一部分,由談話導入,繼而復習四字詞語,引導學生積累。
第二部分,整體感知課文,邊聽課文朗讀,邊觀看北京夜景圖,讓北京亮麗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學生的心里,并在此基礎上談感受,為學文做鋪墊。
第三部分,圖文對照,朗讀感悟,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伙伴,圖文結合,自讀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圖片理解詞句含義,避免枯燥說教。
第四部分,高唱一曲《我愛北京天an門》,用歌聲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首都之情,把教學推向高潮。
夜晚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絢麗多姿的夜景,詞句非常優美,但這一切對農村的學生來說卻是非常陌生的,更何況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讓每一個優美的詞句都變成生動鮮活的畫面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使學生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我的做法是: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運用多媒體技術,縮短時空的距離:
通過生動的課件去沖擊學生的視覺,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么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在語文課堂里,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我在第二部分設計了觀看北京夜景的課件,配上充滿激qing的課文朗讀,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qing。看完課件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感受,發展學生個性化語言。然后,緊緊圍繞“北京的( )亮起來了”這一主線,由扶到放,圖文結合,細細品味北京夜景的美,讓學生喜愛北京的夜景,讓他們豪情滿懷,最終發出來自內心的贊美。最后想用歌聲再次激發學生愛祖國、愛首都之情,把教學推向高潮。
3、以讀代講,注重朗讀指導: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以讀為主,并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努力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圖文結合品味語言,理解詞句含義,力求突破難點。
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調動學生情感,引導學生感悟方面做的還不夠到位,有待于我今后努力學習,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