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 教學實錄
[教材簡析]
《數星星的孩子》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四冊第八組第一篇課文,課文的內容是寫了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小時候仔細觀察星星,鉆研星星的事情。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好奇、愛探究未知世界的天性。課文充滿著情趣,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是告訴學生身邊處處有科學,培養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身邊的科學的好例子。
[設計理念]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低年級語文課堂如何以學生為本構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其包羅的方方面面是很多的,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兩點一定是不可少的,基于以上的理念,我在這堂課中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學會生字,領悟課文。同時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時間讀書,都喜歡讀書。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的陣地。
[教學目的]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情趣和蘊涵的道理。
3、了解張衡長大以后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因為他從小就愛好天文,具有刻苦鉆研精神的結果。啟發學生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和愛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張衡小時候是怎樣觀察和研究星星的;
[教學難點] 難點是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懂得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21課《數星星的孩子》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
估計:這個數星星的孩子是誰?他是什么時候的人?他為什么要數星星?
3、有了問題要想弄明白該怎么做?(讀書,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本里,讀書是最好的辦法)
二、預習初讀、整體把握
1、自由放聲讀,想想剛才的這些問題,并在你認為難讀的字下面點一點,多讀幾次。
2、老師要看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的本領怎么樣?課文有幾節?抽6生讀。
讀完一自然段,就糾音,落實本節中的生字讀音。
師小結:我們讀書時要把課文讀正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隨機糾音。
3、看課件讀生字組成的新詞。
按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撒、組、傻、勺、楚、衡、仰
難讀音也不難讀了,再來讀讀其它生字:珍珠、仰著、清楚、著名
4、生字解決了,課文也能讀通了,現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指名回答后板書:刻苦鉆研、天文學家
5、指導書寫:鉆研
三、研讀釋疑、教師點撥
(一)、學習第六節
1、看課件張衡頭像。告訴學生他就是張衡,你想了解他更多嗎?自己讀讀第6節找出來。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課件:漢朝(讀準音,解釋漢朝----中國古時候的一個朝代,離我們現在有一千八百多年。)
(1)著名天文學家(給“著名”換個詞;天文學家是研究什么的;(研究天上的太陽、星星、月亮這些天體分布在哪兒,怎么運行的專家)課件出示“地動儀、渾天儀”了解張衡的發明。)
(2)用上“著名天文學家、張衡、漢朝”來介紹介紹張衡。
(3)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張衡能成為天文學家的原因。
3、你覺得張衡怎么樣?把你的感覺讀出來。(了不起、厲害、偉大等)
鉆研:非常認真、非常細心地研究,不怕苦、不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