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學案例
2、創設情境,使學生解問
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在學生已有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特點去幫助學生構造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只有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新的認知結構才能構建起來。而一年級學生本身具有的認知水平比較低,知識經驗比較少,而且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有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后,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明顯加強。在學習第一節,也就是解決學生提的第二個問題時,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提供豐富的圖像及聲音信息:在悠揚的樂聲中,只見藍藍的天空中一顆顆星星如同珍珠,在碧玉盤似的夜空的襯托下,很美很美。之后,讓學生也像張衡一樣,靠著“奶奶”(椅子),仰著頭,指著天空數星星(先是數屏幕上的星星,而后數天花板上的“星星”)。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了學習,情緒始終處于亢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深刻地理解到張衡數星星的刻苦,其效果比單純地分析課文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