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等詞語。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重、難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教法學法:讀中感悟 交流探究
教 具: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談話激趣:(課件或掛圖出示恐龍)。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你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2、觀察感知:教師準備恐龍的動物模型。同學們,現在我這里有許多動物的模型,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誰能快速答出這是什么動物的模型?在學生搶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對恐龍的了解。
一、初讀: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自主識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詞語讀準確。
2、師生交流,理解字詞。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及時正音并點撥“龐大、躲避、枯萎、哺乳動物”的意思,重點交流識字方法。
3、互讀課文。重點交流朗讀中的重點(字音或長句子),師生共同練讀評議。
4、交流在讀書中了解到的信息。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在學生匯報中教師可組織同學就簡單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恐龍歷史比人類歷史長遠得多”“現在恐龍已經滅絕了”等。其他細致的問題,啟發學生繼續讀書研究,進行解決。
二、朗讀
1、指導默讀課文,邊讀邊標畫。想想課文向我們講述了哪些內容?
2、學生邊默讀邊動筆圈畫,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讀書。
3、讀書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歸納出課文主要講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及時評價學生讀書情況。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亡、肉、耐、類”。
2、引導學生觀察交流在書寫中應注意的問題及記憶方法。如“類”:一種大米等。
3、學生認為難的字,教師示范書寫。(如“類”字書寫時,米的最后一筆。)
4、學生練習,互相點評,展示佳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組織學生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字詞。指讀、擴詞、聽寫相結合。
2、指讀課文,共同回顧上節課學習的收獲。
二、重點學習第一、第二種說法
1、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個別學生說說第一種說法。
3、指導朗讀
①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通過換詞法引導理解“躲避”、“耐不住”。
②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躲開”、“避開”、“受不了”。
③師指導朗讀帶“躲避”、“耐不住”的句子。
④課件出示帶加點字詞的第二自然段,師示范讀,學生齊讀。
4、概括恐龍滅絕的第一種原因。
①出示“因為( ),所以恐龍慢慢地消失了。”的幻燈片,引導學生概括恐龍滅絕的第一種原因。 ②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寒冷”。
5、小組合作學習第二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