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武夷山》(北師大版第四冊)
教學目標: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武夷山入詩入畫的美麗景色。
通過給山起名字這個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各種方式的讀,發揮想象,體味武夷山入詩入畫的美麗景象。
教具準備:
1、自制課件、教學用貼圖、學生練習紙。
2、請學生事先搜集一些武夷山的資料。
教學過程: 復習學過的生字,激趣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美麗的武夷山》。
生:齊讀課題。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許多生字娃娃,這節課,我們邀請這些生字娃娃和我們一起去旅行,好嗎?
生:復習學過的生字。
師:這些生字娃娃可真愛玩兒。同學們,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旅游嗎?誰愿意說一說,你們在玩兒的時候都看見過什么樣的山?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生:自由發言,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大家聽。
師:老師也和同學們一樣,也特別喜歡玩兒,去年暑假,老師去了美麗的武夷山,那里的景色實在是太吸引人了,是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今天我帶了許多圖片來,想和同學一起分享,我們來看看吧?
(出示課件:武夷山的風景圖)
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學習課文,感悟武夷山的美麗,討論學生不懂的問題。
師:這么美麗的地方,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遍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武夷山的什么地方?
生:1、自由讀課文。
2、自由發言,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2、3兩個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生:自由讀課文。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目的在于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隨機教學:(當學生愿意先談談對山的理解時,就先學山這段,當學生愿意先談談對水的理解時,就先學水這段。)
學山:
生:1、說一說為什么喜歡武夷山的山峰?
2、指名讀山這個自然段。
3、請其他同學評讀。
4、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為什么人們能把武夷山的山峰比喻成那么多形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課件,山的錄像。)
生:1、想一想與平時看見過的山有什么不一樣?
2、自由發言,談體會。
師:的確,正如同學們說的那樣,這些山的造型太奇特了。
生:齊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總結:武夷山的山峰真是姿態各異,在那兒,還有好多的山等著咱們小朋友給他們起個好聽的名字呢!
生:
1、小組合作學習,給山起個名字。
2、請同學當小導游,向大家介紹這些山峰的名字。
3、(出示課件)發揮自己的想象,填一填,說一說。
[點評]通過給山起名字這個練習,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水:
師:欣賞過武夷山險峻的山峰,武夷山的水更吸引人呢!想看看嗎?
(播放課件)
你們覺得武夷山的水怎么樣呀?
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的體會。
師:請同學們試著讀讀這個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自由讀----指名讀(評讀……讀給同桌聽……齊讀課文)
引語:你們讀得太美了,想象一下,此時,我們就坐在古樸的竹筏上,溪水輕輕地拍打著竹筏,兩岸的青山徐徐向兩邊退去,我們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