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洼里的小魚》教學設計
課前透視本文通過"我"的發現,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以他的純真、善良、執著、專注,將沖上海灘滯留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故事。課文內容平實自然,卻感人至深,發人深省。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教學中應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影響。
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小孩子熟悉的事物。一個天真的舉動,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利于挖掘兒童的生活經驗,努力實現情趣交融。教者應有意識地整合課程資源,挖掘情感因素,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思考中相互影響,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
2、插圖或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釋題: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理解、質疑。圍繞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如下問題:什么是淺水洼?小魚為什么會跑到淺水洼里?淺水洼里的小魚怎么樣了?)教師適時出示插圖或課件,引導學生觀察理解,導入新課。
2、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魚嗎?如果有一條小魚不小心掉進淺水洼里你會怎么辦呢?如果是一百條,幾百條或是更多呢,你又會怎么樣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淺水洼里的小魚》,看看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做的呢?
(根據學生特點,抓住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挖掘學生的認知和情感,自然引入課文。)
初讀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
(感知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尊重主體地位,培養自學習慣和能力。)
讀思
1、自由選擇段落,組內同學合作讀書,全體同學參與讀書。
2、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3、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以讀促思,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挖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知體驗,培養學生讀書能力。)
識字
1、利用生字詞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7個生字。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指讀生字,并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2、請學生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字詞。教師適時的強調重點字音。如:"甚、至、蒸"都是翹舌音。"死"是平舌音。同時挖掘學生個性化的識字方法和經驗向全班展示。如:"至"是以前學過的到"到"字的左半部分;"乎"是將"手"的第二筆換成點、撇;叨念要用嘴,所以"叨"是口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