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冬冬學識字》實錄
x x
整體評價這節課,可以用這樣幾句話:
第一,學生自始至終都在進行他們所喜歡的識字寫字活動。
第二,學生們在豐富多彩的情境中始終興致勃勃地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寫字學習活動。
第三,學生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識字寫字學習活動。
第四,整節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充分顯現學生個性的學習活動。
總之,這樣的課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學科本身識字寫字的教學任務,而且促進了學生發展。
另一方面,師生共同關注學習方法,是這節課的又一亮點。
上課伊始,師生就進行了以識字方法為話題的對話,在學習活動的進程中也不時穿插這樣的師生對話。臨下課時,鄭老師問學生回去后最想做什么?一個學生說:我要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今天學習的這些字。可見,關注學習方法已成了師生的共識。
遇到問題,遇到困難立足于自己想辦法解決,無疑是現代人安身立命所必需的素質。學生從小就懂得重視方法,對于今天的學習和日后的發展都是很有利的。
從學習活動的動靜結合上看,在上課20多分鐘時,鄭老師讓學生站起來在音樂伴奏做與識字有關的全身運動。這是頗具匠心的設計,因為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消除因久坐而產生的疲勞,又可鞏固了教學效果。
音樂的巧妙應用還出現在學生練習寫字的時候,讓學生邊聽輕音樂邊寫字。有個成語叫做“賞心悅目”,是說看了美好景色而心情愉快。同樣,悅耳也會賞心,也會心情舒暢。這不僅可增進教學效果,而且輕音樂還會陶冶學生的性格,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感染,留下幸福童年的美好記憶。讓動聽的音樂進入課堂是很值得提倡的。
現在中小學生厭學的現象很普遍,上課枯燥無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與此相反,新課程實驗區的學生不但沒有厭學,到了雙休日還一直盼著時間快一點過去以便盡早到學校去。可以說,實施新課程是治愈學生厭學病的“良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