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根 順學而導——《上天的螞蟻》案例分析
[背景]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大版小語第三冊第十一單元“努力”中的一篇新課文。這篇童話通過一只小小的螞蟻立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通天樹爬到天上的故事,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低年級的孩子最愛讀童話,因為童話最貼近兒童的世界。兒童的世界與成人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充滿了奇思妙想,一切都有可能,山是仙山,水是靈水,小魚可以做夢,螢火蟲也有煩惱……作為成人世界的教師,只有先走進兒童世界,才能和學生同情共振,不破壞文本童話的意境。
[案例]
片段一:童趣為先,詞語為本,感受通天樹之高。
師:我來畫畫,你們來猜詞,看誰眼明腦快。(師畫簡筆畫)
眾生(猜詞):“樹干”、“樹尖”、“通天樹”
師:我覺得自己畫的樹還不夠高,誰來幫幫我?
生:“高得插入云霄”還得畫云。
師:那么請你來畫畫,其它同學齊讀第一自然段為畫配音。
師:還有哪些句子也能說明這棵通天樹特高呢!請大家快速地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養成一邊讀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生:“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師: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通天樹就像是什么?
生:通天樹就像是一架天梯。
生:通天樹就像是孫悟空的金箍棒。
師:啊,確實高,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還有哪些句子呢?
生:“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樹尖。
師:你們知道動畫片中有哪些巨人嗎?
眾生:奧特曼、怪獸、變形金鋼……
師:巨人身材那么“魁偉”,也望不到樹尖,這通天樹真高,讓我們一起看圖讀詞“通天樹”。
師:誰來用詞語形容一下“通天樹”
生:“頂天立地”、“高聳入云”。
片段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求知欲的原動力,這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尤為重要。課始畫圖猜詞,充分運用“首因效應”有效地把握好課前兩分鐘,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大大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提高了教學效率。接著想象說句子,舉動畫片中的例子釋“巨人”、“魁偉”,讓童趣悄然生長。
低年級詞語教學是根本,記得李海林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只有這樣詞語才會在學生的心中變得豐厚起來。”在教學中,教師扣住“通天樹”一詞,畫圖感知,讀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想象說句子,拓展說詞,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的鮮活元素,讓詞語教學靈動起來,有效走進文本,貼近兒童的世界,體悟感情,放飛思維。
片段二:激活潛在資源,滲入心理素質教育,感悟小螞蟻身小志堅。
師:你認為小螞蟻能爬到天上去嗎?
(大多數學生說能)那么你從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生:“我能爬到天上去!一個充滿自信的聲音傳來。”
師:“充滿自信”這種自信是滿分100分的自信,帶著這種自信我們來讀這句話。
師:小鯉魚要跳龍門,也是充滿自信的。它的秘訣是……
眾生:“我心如鐵,堅不可摧!”
師:對,小螞蟻也是這樣!(領唱歌曲,別看我小,我有雄心志氣高……)
眾生接唱:“哪怕前頭有個巨浪,我要迎上它漂呀漂……”
師:光心動不行,還要有行動,小螞蟻的行動是……
生:“一步一步不停地爬!”
師:的確,行動時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就像我們讀過的哪些故事中的道理一樣?
生: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