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根 順學而導——《上天的螞蟻》案例分析
生:愚公移山
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師:出示警句帶讀。
師:那么還有少數人說不能的,肯定意識到了螞蟻上天的危險,誰能大膽地猜測一下?
生:風吹雨打很危險。
生:電閃雷鳴更危險。
生:樹葉、樹枝落下來會砸傷它。
師:鳥蟲會傷害它。
……
師:的確危險重重,就像“唐僧取經”有三個高徒,還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呢?更何況是小螞蟻呢?那么我們也寫一個“小螞蟻上天的歷險記”,看看小螞蟻會不會像小鯉魚泡泡那樣幸運遇到了好朋友?會不會像阿酷一樣智勇雙全?會不會像陳香一樣拜師學藝……“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大膽地寫吧!
生:小組討論編故事(略)
[片斷評析]
教育資源不僅包括有形的資源,如教材、網絡資源等,也包括無形的資源,如人的體驗、情感和態度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資源。本課教師在教學中,活用教材,將兒童所熟知喜愛的動畫片、故事、警句、歌曲融進文本的解讀。將學生的生活體驗,情感興趣有效調動激活,使閱讀變得輕松快樂,使課堂童趣盎然。
同時也讓心理素質教育走進課堂。在讀句拓展、想象中潛移化地塑造學生自信的性格,踏實的品質,堅強的意志。近年來心理學研究發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素質教育如果不進入課堂,課堂必然不會有和諧的氛圍,學生必然不會擁有健康的心理。
[總評]
常言說得好: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語文學習,重在積累,貴在感悟。積累感悟是語文學習之樹的本。學生是積累、感悟的主體。積累,是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是學生情感體驗的積累,是學生生活經歷的積累。感悟,是學生生命體驗的感悟,是學生人生歷程的感悟,是學生審美情趣的感悟。因此學生的健康發展是語文學習之樹的“根”!要固本培根,就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貼近學生的心,走進兒童的世界。學生,才是課堂的“源頭活水!”只有順學而導,才能固本培根,讓語文學習之樹根深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