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課堂”教學設計:閃光的金子
二、 講讀課文(一)學習第二——四自然段1、學生自由輕聲讀2—4自然段,思考:徐虎做了什么事,為什么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可讓學生邊讀邊劃出讓自己感動的詞語或句子)2、討論第2—3自然段(1)指名讀2—3自然段。(2)讀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明理由。①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掛起了三只“特約服務箱”。相機出示“特約服務箱”,展示內容。抓住關鍵詞“不同地段、三只、及時提供、熱情服務”②從那以后,他每天總是定時開箱,然后騎著自行車,帶著工具箱,按紙條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戶上門修理。(抓住關鍵詞:每天、總是、定時、挨家挨戶)(3)讀到這兒,你覺得徐虎是個怎樣的人?(4)指導朗讀。(5)小結:第2、3自然段概括描寫了徐虎掛“特約服務箱”為人民服務。(5)過渡:課文還從一件小事入手,具體寫徐虎為人民服務的事。3、討論第4自然段(1)指名讀第4自然段。(2)讀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明理由。①“一天晚上,徐虎從箱子里取出五張紙條。當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趕到第五家時,已經是夜晚10點多鐘了。……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將管道疏通。”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相機用“已經”造句②“主人見徐虎帶著深度近視眼鏡,天又太晚了,就勸他明天再干。……說著就爬上樓頂干了起來。”相機出示文中插圖2,想象練說:主人見徐虎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又太晚了,就勸他說“ 。”可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他想:“ 。”于是徐虎便說 。(3)感情朗讀(4)讀到這兒,你覺得徐虎是個怎樣的人?(二)學習第五自然段1、(引讀)就這樣,許多年來,徐虎利用——走遍了——,給大家——,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三、總結。1、拓展:從1985年——1996年這11年中,徐虎花費自己的休息時間7400多個小時,風雨無阻的每天堅持開箱,解決了21000多戶居民急需的修理項目。上海人稱徐虎同志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晚上19點鐘的太陽”。而徐虎自己卻說:(齊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水電修理工應該做的事。2、學到這兒,你是不是想對徐虎伯伯說點兒什么?那就拿起筆,把它趕快寫下來!板書設計: 為人民服務普通 “閃光的金子” 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文章,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從文章的尾句入手,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同時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問題。 運用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自主識字。 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領會文章的主旨。 從圖入手,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練習說話。 巧妙運用一系列的數字及主人公樸實的話語,加深學生對“閃光的金子”這一主題的理解,并傾訴自己對主人公人格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