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教學反思
4有的放矢,環(huán)環(huán)相扣
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放手,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疑。引讀“桃樹、桃花”句,讓學生自己說說從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些什么?找出關(guān)鍵的詞語。想象桃花和朝霞的樣子,邊讀邊悟為什么把桃花比作燦爛的朝霞。
5簡筆畫板書,一目了然
低年級學生好動愛說,富有想象力。順應學生的特點,簡筆畫的板書設(shè)計讓小朋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可以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不再只局限于文字,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
興趣,讓預習更有效——《月亮灣》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要使預習有效,首先要讓學生喜歡預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為學生持續(xù)預習和提高自學能力提供內(nèi)因條件。在一年級一開始,我就挪出部分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我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類型,提出不同預習要求。學生一般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讀課文、劃出生字這些最基本的預習要求。但這樣做,他們的思維是不活躍的。因此,我覺得在預習前給學生一點目標、一點探索空間,會激起他們認真讀的欲望。我一般會引導學生聯(lián)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遷移,對新課文感興趣。如:預習識字韻文,就讓學生想想這篇要學習的韻文和以前學過的韻文有沒有聯(lián)系,告訴學生,仔細讀讀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有些都是寫景物,只是季節(jié)不同,腦中有了上述問題,學生就不覺得枯燥了。指導預習課文中的生字時提醒學生,新課中的生字和以前學過的字有相似之處嗎?看看偏旁再想想它的意思,這個字就更容易記住了。在預習不同的課文我會針對課文的重難點來設(shè)計不同的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跳一跳”,享受“摘桃”的樂趣。
《月亮灣》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副秀麗宜人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鄉(xiāng)村一派生機的動人景象。課文的二三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其中涉及到了“方位順序”這一難點。為了更好地突破這一重難點,也為了讓學生預習的興趣更濃厚,我在這課的預習目標中添了這么一項:讀懂課文,用筆畫一畫月亮灣的美麗景色。對于畫畫,學生無疑是喜歡的,興致盎然的。但學生要想把課文內(nèi)容利用繪畫的形式盡可能好地表現(xiàn)出來,必須認真讀課文。弄清句子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要查工具書或者向別人請教。而且文中的景色要躍然于紙上,你也得對這些景物的布置,在哪個方位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就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無意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在檢查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請學生介紹自己的畫。學生在介紹時能很自然地結(jié)合課文語言,有的還能加入自己的話把畫介紹得生動活潑。在介紹時,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就得到了驗證。在介紹時,有一個學生把桃樹畫在了小橋邊,通過評議,知道了“河岸邊”的意思。還有一位學生悄悄把農(nóng)田改正了位置,因為之前沒有仔細讀書,對“過了橋”理解不清楚……這樣一來,通過預習,孩子自動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內(nèi)化,月亮灣各景物的具體位置也不需要老師再多作講解了。于是,在學習2、3自然段時,我把重點放在了孩子有情有趣的讀書上,請孩子們把對月亮灣的喜愛用朗讀來表示,學生們讀得有滋有味。再請孩子們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做一做小導游,拿著自己的畫帶著小朋友們?nèi)ビ我挥蚊利惖脑铝翞场W生的勁頭可足了,于是,精彩紛呈的導游詞就出現(xiàn)了。你聽:“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到我的家鄉(xiāng)月亮灣。你們首先會看到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橋。河水繞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這里的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水草和小魚;這里的河水真靜啊,靜得你都感覺不出它在流動。河岸上長著許多的桃花,春天,滿樹的桃花都開了,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走進這片桃花林,仿佛走進了一個粉色的海洋,會讓你忘記所有的煩惱。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nóng)田。”這樣的導游詞不但已經(jīng)完全讀懂了課文,更融入了以前學過的語言,真正是推陳出新,怎是一個“精彩”可以概括!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從這次的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學生對預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對課文預習透,教學的效率才能提高。這樣的預習才是有效的,高質(zhì)量的。同樣,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能促進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預習。而有效的語文預習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能力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