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教學反思
本文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讀著讀著美麗的村子仿佛就在眼前,農村的生活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遙遠,因為我們大多是農村的孩子,還能感受到作者生活在這里的那種自豪的情感。
本文中許多的修飾詞,在第一課時就列出來,讓學生進行了數次的朗讀,讀出詞的韻味,讀出眼前的景象。然后再學課文,那一幅美麗的圖畫就躍然于學生的眼前,再進行地點轉換的梳理,便對此村子的大概面貌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俗話說提綱捷領,百毛皆順。于是本課的教學就抓住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美麗”一詞,進行教學,讓學生找一找月亮灣美在哪里?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美麗。然后把“(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村后)山——茶園”這樣的順序作為暗線,進行教學,指導朗讀中理解并體會相關詞語。最后的背誦,只要看著板書就能很快的背出來了。
有同學在課上就問“月亮灣到底在哪呀?”我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回答,而是讓學生明白月亮灣只是新農村的一個代表,還有很多村莊都如同月亮灣一樣美麗,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村子。學生的自豪感也被激發出來了,紛紛嚷著“我老家那邊的村子就是這樣的!”然后以此為契機,說說海門最美的一個地方,他們的思維更活躍了。
月亮灣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有以下幾點值得回味:
1這樣理解句子好
相機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指導讀好長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村子的名字為什么叫“月亮灣”?
在這一環節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一句子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學會運用了“因為……所以……”句式
2這樣理解詞語好
a. 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映示句子“河水饒著村子緩緩地流著”,齊讀。
欣賞動畫(4),幫助理解詞語。“緩緩地”一詞換詞說說。“饒著”一詞,請兩名學生上前演一個饒著另一個轉。
在理解詞語時,通過換一個詞,上臺演一演的方式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也符合孩子們的心理年齡特征。
3句子這樣寫好
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在比較中理解句子這樣寫真棒,從而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學會運用這樣的寫法。
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為什么?集體交流。
/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月亮灣》教學反思
《月亮灣》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月亮灣秀麗可愛的田園風光圖,展現了新農村一派生機蓬勃的動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按一定的次序介紹了月亮灣村前的美景。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理清這一次序,學生在再次閱讀的基礎上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順序來寫。在學習每一處景色時,我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一處景色?為什么?這樣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或充分地說著自己喜歡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此時我分側重點進行點撥,比如“河岸上長著許多桃樹,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燦爛的朝霞。”當學生說出因為桃花美麗而喜歡時,我便出示句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還感受到了什么?為什么把桃花比作燦爛的朝霞?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進入了深一層次的思考,原來桃花除了美還很多呢,正因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紅彤彤的,所以像燦爛的朝霞。在處理“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時,我并沒多講,而是采用比較法讓學生感受這“綠油油”一詞的鮮明,此時再拓展,讓學生模仿寫桃花的句式,讓學生說說這綠油油的農田就像什么呢?學生展開了想象,有的說像綠色的地毯,有的說像綠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經意之間進行了句式的訓練。在這一自然段結束的時候,我讓學生扮了一回小導游,不過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還遠遠不夠,基本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勉強完成,這也是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最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