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母親的恩情教案
3、看圖1:請小朋友看看圖再讀讀書說說你又看懂了什么,讀懂了什么?為什么?(從點的油燈可以看出她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地縫著一線線地縫著,從母親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4、看了圖,我們對這段話的意思體會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這段內容就是寫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1)誰來讀讀這句詩? (2)誰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句詩? (3)齊聲讀讀 5、比賽讀第一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二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讀第三、四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提示: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 4、看圖2,誰能說說自己對第二自然段的體會?(看母子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分難舍!他們的深厚親情太感人了) 5、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詩中詩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1)誰能有感情地讀讀 (2)誰能說說“意恐”的意思? 6、這一節寫了孟郊上路,母親送他時依依不舍的情景。齊讀 六、學習第三節 1、出示圖3,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讀第三節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讀,齊讀這句話 這句話中把太陽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4、這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誰能讀出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讀這句詩 5、這首詩是孟郊什么時候寫的?齊讀第四節。 6、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指名讀,齊讀。 7、讀了這課文你有什么話想說。 七、教學生字 1、讀讀生字詞 2、今天我們要學“補、針、撫、摸、視、歸”看看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 3、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對比“一針一線”和“一針針一線線”,哪個詞語更能體現母親的辛勞? 板書:送兒天天掛念早點回來。 板書:多了白發眼睛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