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恩情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古詩,初步感
1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都會無微不至地關心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是在母親的呵護下一天天長大,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嗎?
2老師很羨慕你們,你們都有一個好媽媽,老師更為你們的媽媽感到欣慰,因為你們從小就銘記母親對你的恩情!而孟郊同樣把母親的恩情銘記在心,在他50歲時寫了著名的詩篇《游子吟》。千百年來,多少游子吟誦這首詩時心靈震顫,熱淚滾滾,他道出了每個游子的心聲,哪位同學愿意為在座的同學和老師吟誦這首詩。
二出示古詩:指名朗讀。
這首詩為什么如此動人心弦?它蘊涵著怎樣的深意呢?讓我們帶著這首詩走進課文中去細細地品位,去感悟。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 快速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出示: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裳。
2 (出示“忙著”)“忙著”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忙著來說句話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母親正忙著給孟郊縫補衣裳?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板書(夜深 縫補衣裳)
3 結合詞語“夜深了”,“一針針一線線”體會忙著。從這句中同學們還體會到了什么呢?(母親做了很長的時間了)(母親做的相當認真和仔細)
4 出示圖片瞧,她就在這盞油燈下為兒子縫制衣服,請同學們看,她縫得怎么樣?(母親縫制非常仔細,針腳細密)
5 民間有風俗,家里有人出遠門,為出門人做衣服,必須做得針腳細密,要不然,出門人的回來的日子就會延遲。媽媽為了讓兒子早日歸來,所以也給孩子的衣服縫上細密針腳。時間就在這一針針一線線中不知不覺的流逝,此刻夜已經很深很深了,瞧她前傾著身子,依然在為兒子縫補著衣裳,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么長時間的縫呀縫,中間母親可能會有些什么動作?(揉眼、捶背、擦汗)誰愿意把母親此刻的動作表演出來呢?(動作展示)
6 看到這位母親細密的針腳和她勞累的身影,你有什么話要說呢?
(生1:夜很深了,母親還在縫衣,我覺得母親很辛苦,疲勞!;我覺得母親為了孩兒出門能穿上又好又暖的衣服而熬夜,她太疼愛自己的孩子;一針針一線線都是母親對兒子的愛;我讀出了母親對孩子的深情)
7 這細密的針腳透著母親深深的愛,誰能把這句話讀好呢?(指名讀,齊讀)
8 此刻媽媽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不知孩子出門是否順利;我把針腳縫的密密的,你一定按時回來的;兒子啊,你能不能早點回來。……)
9 是呀!此刻媽媽的心里是多么盼望兒子能早點回來呀!
10 出示: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11 誰能體會此刻孟郊媽媽的心,用朗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好嗎?(試讀、指名讀,齊讀)
12 師引: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沒有說什么感人的話,卻用針線把自己對兒子的關愛縫進了衣服。這就是(出示詩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濃濃的感情就融會在詩句中,讓我們一邊朗誦一邊體會。齊讀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