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的獎杯》教案與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抓住“自由、遙遙領先、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等詞語,幫助學生讀懂課文內容。 3、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讀詞語 翅膀 遙遙領先蜻蜓 自由飛翔 唯恐得意洋洋 生怕 飛行冠軍 獎杯天長日久 堅硬 慢慢爬行 2、你能用上一個或者幾個詞語說上一句和課文有關的話么?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蝸牛的獎杯》。 (1)指名讀; (2)齊讀; 讀題。 復習生字詞語,選擇詞語說說課文內容,為學習新課打下基礎。 二、精讀課文讀中見悟 (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以前的蝸牛什么樣子? 1、出示蝸牛圖一,師引述課文:很久很久以前,蝸牛可不像現在這個樣子。 出示:它長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 a、指名讀 b、重點指導 “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飛翔”; 怎樣的翅膀? 你覺得現在的蝸牛是一只怎樣的蝸牛? c、齊讀第一段 2、出示蝸牛圖二,現在的蝸牛什么樣? 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a、指名讀; b、重點指導“堅硬的外殼、”“勉強、”“慢慢地爬行”; c、再讀; 你覺得現在的蝸牛怎么樣呢? 過渡:蝸牛怎么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呢?事情還得從那次飛行比賽說起。 (二)學習二自然段 1、指名讀二自然段。 2、讀了課文的第二小節,大家知道和蝸牛比賽的都有誰呢? 3、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是不是只有它們三個和小蝸牛比賽的呢? 4、是的,還有很多會飛的小動物參加了這次比賽。不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5、比賽結果怎么樣?哪些詞語告訴我們蝸牛得了冠軍? 什么是“領先”?那什么是“遙遙領先”? 6、當蝸牛憑著一對有力的翅膀,戰勝了所有的對手,獲得冠軍的時候,其他小動物會對他說些什么? 如果你是這只蝸牛,你手捧著金燦燦的獎杯,聽著人們對你的夸獎、贊美,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一句話 什么是“得意洋洋”?讀出“得意洋洋”來。 2、它的得意洋洋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找出來,可以用筆畫下來。 3、交流,出示句子。 (1)出示:“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 什么是“成天”?給它換一個詞。 為什么要“成天背著這個沉重的獎杯”呢? 讀了句子,你猜“唯恐”可能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因為……所以……”來說說這句話嗎? 我們來做做蝸牛背獎杯的這個動作。師相機采訪小蝸牛:小蝸牛,你背上背的金燦燦的是什么東西呀? (2)出示:“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別人偷了去。” 指名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在這兩句話里,有兩個詞都有“害怕”的意思,你知道是哪兩個詞嗎? 理解“唯恐”、“生怕”。唯恐是唯恐大家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生怕是怕什么?相比較,它更怕什么? 這兩個意思差不多的近義詞能不能換個地方? 指名讀,評價,齊讀。 引讀:可是,這獎杯(很大很重),蝸牛背上它,再也(飛不動了)。 過渡: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曾經的飛行冠軍小蝸牛仍然背著它金燦燦的沉重的獎杯到處去炫耀,糟糕的事情終于發生了。 (四)再現對比圖,出示第四段。 1、說說發生了什么。 2、出示句子:天長日久,蝸牛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 “天長日久”告訴我們什么? 什么叫“退化”? 沒有了有力的翅膀,那么沉重的獎杯還粘在背上,導致現在的蝸牛只能怎樣行走? 3、出示: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板書:慢慢地爬行 4、回想當年,自己曾經是遙遙領先的飛行冠軍,再看現在,只能在硬殼里勉強伸出頭來慢慢地爬行,這時的蝸牛心情會怎樣?它會想些什么? 后悔有用嗎? 蝸牛從一個飛行冠軍,變成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的爬行動物,歸根結底,是因為什么? 5、讀了這個故事,老師不禁想起這樣兩句話,和同學們分享。 出示: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成績只說明過去,不能說明現在,更不能說明將來。我們千萬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6、師總結:同學們,在你們的學習中、生活中,你們會因為自己的優勢,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成績得到各種榮譽,像獎狀、獎品,也可能會得到獎杯,但是有了成績和榮譽千萬不能像蝸牛一樣驕傲,不能像這只蝸牛一樣讓金燦燦的獎杯阻礙了自己前進的步伐。而是應該讓榮譽成為激勵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7、齊讀全文。 讀有關句子 讀出來,評價、 快樂的,自由的,無憂無慮的------ 找到重點句子朗讀,注意重點詞語讀出感情。 蝴蝶、蜜蜂、蜻蜓 再讀課文,集體交流還會有誰。 找到省略號 結合實際理解詞語 學生集體交流。 帶著“洋洋得意”的表情和動作讀出“得意洋洋”來。 把這句話讀好,害怕、擔心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的感覺讀出來。 學生把炫耀的話說出來。 在老師指導下理解“唯恐”和“生怕”兩個詞語。 再讀這兩句話,體會層次的不同。 看圖找到重點句子回答 指名讀,評價。“勉強”要讀好,“慢慢地”讀慢些。 想象蝸牛的心情,練習說話。 有了成績有了榮譽不能驕傲,要謙虛,要更加認真學習。 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這一段。 讀一讀。 借助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建構語言,然后再與課文語言產生共鳴,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理解得更生動、更深刻,也有利于學生內化和積累語言。 通過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形式,由直觀到抽象,為學生理解詞語搭建了“樓梯”,理解詞語更準確、更深刻。 讀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里,“以讀代講、以讀悟情”,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地練讀以及直觀形象的演示,便于學生更好地體會蝸牛的動作、心理和表情,為領悟課文內涵奠定了基礎。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自由馳騁,怎么想就怎么說。想象中,培養了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創設情境,進行角色間的換位、移情體驗,讓學生在演、說、讀中體味蝸牛的心情,更好地把握其形象。 通過直觀演示,創設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將善飛的蜜蜂、蝴蝶、蜻蜓和拖著沉重硬殼的蝸牛進行鮮明的對比,通過問題的精心設計,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使學生由“局外人”變為“局內人”,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思考空間;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對寓意的感悟,引發心靈與文本的碰撞,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讓課堂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前提。讀是演的基礎,演是讀的升華。教學重點在活潑生動的氣氛中得到落實,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表演中得到煥發,個性得到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