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青蛙看海》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蘇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九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 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使學生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評議、想象,使學生懂得:要想達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 直接導入 釋題激趣
1、板書課題:9、青蛙看海。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在課題旁邊做上記號。歸納成:青蛙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樣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樣的?
3、過渡:讓我們一起認真讀書,邊讀邊想,自己來解決這些問號吧!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要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自己能解決剛才提出的哪些問題。
2、檢查讀書情況。
(1)(出示)指名帶讀下列詞語。正音后,再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蒼鷹 登山 吸氣 雙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級 喝水 石階
去拼音后再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2)問:課文有幾個小節?(12個)教師示范讀課文,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弄清楚課文的自然段數。
(3)指名分小節讀課文,集體評議。
(4)交流:你可以解決剛才提出的哪些問題呢?
3、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仔細看插圖,再對照課文想一想:每一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內容?
4、檢查:依次說說每幅圖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課文里的話。
5、學生齊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 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1)教給方法:用熟字換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
(2)學生用上述方法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3、指導分析結構。
左右結構——吸、雙、階、級、喝。
上下結構——蒼、登。
半包圍結構——展。
1、 學習新偏旁:“登字頭”。集體書空。
5、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
6、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可以組成哪些詞語。
7、課堂上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 出示圖片 引入課文
1、看,這是哪兒?大海怎么樣?你們喜歡大海嗎?有只小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師板畫大海,簡短的幾條線。)可是有一座大山擋在它的面前,(教師板畫山)你們幫它想想辦法吧!
2、學生自由發言。
二、精讀課文 深入感悟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蒼鷹也給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會怎么說呢?
(1)(投影出示蒼鷹的話)一起來讀一讀,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呀?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