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小動物過冬》教例及評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讀通小動物間的對話。
2.認識本課10個四會生字和7個二會生字,重點關注“量、鉆、藏、巢”的讀音,關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確書寫“商、暖”二字。
3.能結合課文內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暖和、春暖花開、鉆到、蜂巢”等詞語的意思。
4.初步了解課文中三個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初步感知朋友間的互相關心。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
·教師準備:與教學內容匹配的課件;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猜關于小動物的謎語(鴨子、公雞、蜻蜓、小燕子、青蛙和小蜜蜂)
[點評:低年級的小朋友對小動物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前讓學生通過猜謎活動,復習以前在課文中學過的小動物,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師生交往氛圍,而且自然過渡到課文中的主要角色,再借助簡筆畫,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踏上了學習旅程。]
【個人拙評:謎語引入固然可以有諸多好處,但是,謎面最好不要對孩子又誤導性,不然,導入環節會出現很多變數】
一、直接揭題,激興趣認課題
1.師:課前,我們猜了很多謎語,這些謎語的謎底都是小動物。跟老師一起寫一寫!物是左右結構的字,牛字作部首的時候,要有變化。(板書:小動物)
2.師:今天,燕子、青蛙和小蜜蜂這三個小動物就要和我們一起學習。在他們之中,你最喜歡誰?(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詞卡,幫學生正音。)
[點評:課文中的主要角色的名字中包含的生字較多,而且學生在認讀時特別容易忽略后鼻韻,老師由課前的談話情境直接切入課文內容,在情境中正確指導學生認讀小動物的名字,并從情感上進一步親近童話中的主要形象。]
【個人拙評:教學不要刻意而要藝術,珍視這樣的教學生成和用心良苦。】
二、創設情境,聽課文識生字
1.師:青蛙哥哥、燕子姐姐和蜜蜂妹妹,多親熱的稱呼啊!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他們還是好朋友呢!他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他們還會在一起干什么?你能這樣說嗎?(課件出示句式:三個好朋友常常在一起,日子過得。)
2.師:快樂的時光總是走得那么快,轉眼間,秋天到了。(課件出示動畫:秋風吹,樹葉落。)
3.師: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在說話練習的同時,指導學生認識“刮”字。)
4.師:是啊,秋風刮起來,天氣漸漸涼了。三個好朋友該怎么過冬呢?(板書:過冬)
5.師:于是,他們就商量開了。(先后出示“商、量、商量”的卡片,指導學生正確認讀,并用聯系字義法識記“商”的字形。)
6.師:瞧,小燕子撲棱著翅膀來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趕來了,小蜜蜂當然也少不了。(課件出示動畫:三個小動物趕來商量。)這就是……(出示“聚到一起”的詞卡,指導學生認讀。)
7.師:許老師也從常州趕來,和大家聚到一起學習《小動物過冬》。(指黑板,引導學生齊讀課題。)
[點評:課文的一、二小節比較淺顯,為整個故事的展開交代了背景。老師創造性地利用了文本資源,作為課堂情境創設的載體,讓孩子迅速進入課文情境,并且在自然的語境中根據不同的識字目標認讀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