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孩子教案
3、“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是什么意思?(這里比喻,說明自己在幼年時就會在媽媽懷里唱歌了。)
4、“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是什么意思?(這也是比喻,指自己幼年時就被爸爸背著到處跑。)
5、野菊開在什么地方?
6、齊讀。
(二)
1、指名讀。
2、看圖:女孩身旁空中飛舞的是什么?它們飛舞的姿態怎么樣?為什么捉一只蝴蝶,就能編織美麗的故事呢?
3、指導讀。突出“捉蝴蝶”“編故事” “含草葉”“吹歌曲”。體會孩子嬉戲時的活潑愉快和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
(三)
1、指名讀。
2、“撐圓了小豬的肚皮”是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逮了一串小魚”就會“樂壞了饞嘴的貓咪”?“樂壞”是什么意思?
4、這一段體現了鄉下孩子什么樣的特點?
三、當堂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3自然段。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壞( )出( )里( )
開( )動( )上( )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2、用“編織”造句。
二、理解分析。
1、指名讀。
2、為什么要寫“生在陽光下,長在曠野里”?
(為了說明鄉下孩子這么聰明能干的原因是在于他們生長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愛到了培養的鍛煉。)
3、齊讀。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講的是鄉下孩子生活富有情趣,他們聰明能干,正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成長起來。
四、指導背誦。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教師指導背誦,同學練背。
3、同桌互背,教師指名背。
五、當堂鞏固。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用“動聽”說一句話。
3、選擇合適的字填空。
串 片 只 頭 籃 朵 條
一( )菊花 一( )黃鸝 一( )小魚
一( )小豬 一( )草葉 一( )野菜
教后反思:
本文是一首反映農村孩子童真生活的詩歌,本詩選材生動、語言童趣,瑯瑯上口,所以在教授本詩歌時盡可能的讓他們多讀,多體會,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與浪費。
給他們補充時,孩子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采一束野花,____________________。拾一把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割一籃青草,____________________。捉幾只螞蚱,____________________。他們自己想了好多好多,比如說,香蕉、竹子、蘋果等。
孩子們雖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孩子們充分體會到鄉下孩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