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學反思
a稻子黃黃的,高粱 ,棉花 。
b稻子金黃金黃的,高粱 ,棉花 。
c稻子黃了,好像笑彎了腰;高粱紅了,好像 ,棉花白了,好像 , 。
當時在設計這個說話環節時,曾有一點擔心,覺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太難了。所以還設想,如果學生有困難就進行前兩個說話練習,后一個作為機動。沒想到,課堂上孩子積極性非常高,他們的精彩回答讓我深深折服。回想起來,圖片的觀察,課文的朗讀,加上老師的積極引導,孩子表達的欲望被充分激發出來了,所以他們你爭我趕,紛紛說出自己最精彩的回答。
在這個觀圖、讀文、說話的環節中,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農田里色彩的美,豐收的美。同時,在練習說話與朗讀中,引導孩子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有機滲透了語言文字的韻律美與用詞、修辭的美。這樣學習,讀、說、悟水乳交融,孩子興趣盎然,思維活躍,妙語不斷,學得既有情有趣,又扎實有效。
初次嘗試低年級教學,對一直任高年級語文的我來說真是一個挑戰。首先是語言關,發現自己的教學語言那么成人化,缺少童真童趣。比如導入部分,我這樣設計: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已進入秋季,在你眼里、心里,秋天是什么樣的呀?后來就改成這樣的導語:夏姑娘悄悄地離開了我們,現在是誰來了。嗯,是秋姑娘來了。她給我們帶了什么呢?這樣開頭,感覺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孩子了?對其它各個環節的過渡語,也進行了琢磨,試著用兒童話的語言來串聯。同時,在設計ppt課件時,都注意配上合適的圖片,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即使這樣,由書面的備課到真正的課堂,自己說話的語氣、姿態等自我感覺還是有些生硬,不太自然,看來,要真正上好低年級的語文課,自己還是得好好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