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實錄
課前活動:
板書“識字7”;板畫田字格;發放生字卡。
談話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識字課。說到“字”,你們知道嗎,在很久很
久以前,地球上剛剛有人類的時候,其實并沒有文字。后來人們覺得有許多事情需要記下來,于是就畫一些符號來表示,這些符號就是最早的文字。它們很像一幅幅圖畫,慢慢地經過幾千年的變化,就成了我們現在學的規范的漢字。老師這里有幾個古代的文字,它們會變成現在的什么字呢?想不想認一認?
師(出示古文字,逐一讓學生認讀,猜想):
圓圓太陽當空照(日)
彎彎月牙像鐮刀(月)
太陽月亮齊放光(明)
一棵大樹多枝條(木)
正所謂樹木樹木
兩木表示許多樹(林)
三木表示更多樹(森)
(學生群情激昂,興奮不已)
師:全部猜對了!真聰明。看來平時你們對識字很有研究,我還真難不住你們。待會兒上課的時候,我們還會做一些像這樣有趣的文字游戲,現在你準備好上課了嗎?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鄭州的公園很多,你們一定經常去玩吧!都去過哪些公園?給大家介紹介紹。(學生自由表達)
師(顯情境圖):今天我們就隨著一位大詩人到一個公園里去玩。這個公園里都有些什么?
生:有樹,還有亭子。
生:樹一面有座位。
師:那是一個石凳。
生:有草地,遠處有山,山上有一個高高的寶塔。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你看這茂密的樹木,樹下的石凳,路邊的小亭,遠處的寶塔,詩人盡情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忽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二、看圖會意識字
1. 學習“亭”“停”
師:詩人在公園里發現了什么?仔細看看圖,再看看右邊的字,你發現了嗎?
生:圖上是一個小亭子,右邊的念“亭”,也就是“小亭子”的“亭”。我還發現,“亭”字的那一點很像小亭子的頂尖;小亭子的窗口很像“亭”的“口”;小亭子第一層的房頂很像“亭”字的禿寶蓋。
師(在亭圖上顯示“亭”的上半部):真得很像呢!
生:就有一點兒戲不像。小亭子是三根柱子,而“亭”字下面的“丁”只有一豎。
師:(在亭圖上顯示黑色“丁”字,并閃動幾下)是呀,這兒是不像。請小朋友們讀讀“丁”字,再讀讀“亭”字,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它們的發音差不多。
師:真有意思!讓我們牢牢地記住這個有趣的“亭”字。
(學生認讀“亭”)
師:詩人也發現了這個有趣的小亭子,你看詩人來到小亭邊不走了,看左邊的字,你又發現了什么?(顯示“停”字和人停小亭邊圖)
生:小亭子旁邊來了一個人,那個人就好像“停”字的“亻”。
師:人來到小亭邊不走了,不走就是——
生:停。
生:老師,我明白了。這就是人站在那兒不走了的“停”,剛才那個“亭”是“小亭子”的“亭”。
師:你真會思考,掌聲鼓勵。
師:生活當中我們會經常用到這個字。想想,你在什么情況下聽到或用到過這個字?
生:來到家門口要停下,不能再走了。
生:爸爸開車帶我出去玩,到了公園要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