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2》教學實錄
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2》
執教時間:2010年3月1日
執教班級:海師附小2年級4班
執教老師:盧愛珠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時節。你能給大家推薦一個你去過的或者你非常向往的一個旅游勝地嗎?
生:我去過上海野生動物園,哪里的野生動物很多,有老虎、獅子、大象……
生:我去過南通的狼山風景區,那里可美了,站在山頂上,還能看到寬闊的長江。
生:我最向往的旅游勝地是九寨溝,因為我舅舅曾經去那里旅游過,還拍了許多照片,舅舅說九寨溝真的可以算是人間仙境,什么時候我也能去那里就好了。
師:說得好,九寨溝也是盧老師最向往的地方,什么時候我們結伴一起去吧!(學生笑)
生:我去過北京,到過鳥巢和水立方,還爬過長城呢!
師:小朋友們見識的旅游勝地還真不少!是啊!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景色,桂林的山水堪稱天下第一,你們有誰去過桂林嗎?(學生一個個搖頭。)你們想去看看嗎?
生:想!
(播放多媒體)
【上課伊始,我就和學生以聊聊的形式開場,讓學生推薦一些值得旅游的地方,并說說原因,這樣的教學,孩子們會在無拘無束中暢所欲言,雖然說得不是很出色,但也毫無保留,都將自己的一些的親身體驗,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這樣,學生在課上也就顯得輕松了,同時也大大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師:看完這優美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生:桂林真是太美了!
生: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的地方,真想去看一看啊!
師:(點擊課件,定格為多幅畫面)你能說說這些畫面中,最美的、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嗎?
生:我覺得這條河最美。水那么清,那么綠,真想乘坐一條小船,在水中蕩漾。
師:這不是河,是桂林的漓江哦!你看到的小船也不是一般的小船,而是用竹子編成的竹筏。來到桂林,乘上竹筏游漓江,這確實是一件再美不過的事情哦!誰再來說說。
生:我覺得桂林的山也很美,連綿起伏的,而且都是綠綠的!
師:大家真是欣賞美景的行家!是啊,桂林素以山水出名,你看這清澈的漓江水鋪開了畫的長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鸕鶿,多么令人神往啊!今天,就讓我們乘坐語文快車,踏上這美妙的桂林之旅吧!(板書課題:識字2)
【這一環節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圖畫,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并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富有詩意的語言描述中,蘊含了課文中的幾個詞語,既概括了桂林之美,又創設了美的情境,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情感和興趣的鋪墊。】
【片段二】
師:這么多游客來到桂林,詞語寶寶們,你們不要再貪玩了,趕快把客人們領到你們家去坐坐吧!誰能幫助把詞語寶寶送回家?
(生紛紛舉手,完成貼圖游戲)
師:還有幾個寶寶沒找到家呢!榕樹、壯鄉、筆架、鸕鶿、畫廊,再想想,你一定可以幫到他們的!
(生思考,有點為難)
師:(指著圖),這兩個孩子站在一棵樹下對歌,這棵樹其實就是——
生:(恍然大悟)——榕樹!
師:鸕鶿呢?老師剛剛說過“竹筏立鸕鶿”還記得嗎?找找看!
生:我知道了,鸕鶿立在竹筏上呢,只是太小太小了,有點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