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反思 蘇教版第三冊
1、對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嗎?)
本課是看圖會意識字,即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教材首先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來揭示會意字的特點,“亭”和“鳥”是象形字,它們最初的字形是亭和鳥的簡單圖畫。“亭”字旁有人不走了,要在亭子里歇歇腳,就是“停”,大門里有個孩子用耳朵仔細聽,就是“聞”,鳥兒張開嘴巴叫,就是“鳴”。課文中一很艘亮麗的小詩,為學生機提供了識字學詞的語言環境,不僅有利于鞏固前面所學的生字,而且使識字與閱讀相互促進,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材料。
2、初讀教材,我產生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了這些問題?(我的問題一定也是學習者的問題,我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許會給學生提供啟示。)
“亭”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字有點相似?(亮)
“鳥”字的樣子象不象圖上的小鳥?寫“鳥”字要注意什么?一定要寫小鳥的眼睛——一點。
3、設想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他們可能會遇到什么障礙?)
對個別詞義的理解以及字的結構和書寫,認識且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7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確勻稱。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4、我認為的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參里設定的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是本課重點。
5、我要給學生傳遞什么信息?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決定。
在圖文對照中識字、誦讀。了解小詩的意思,理解詞語,并能用自己的話說一段完整通順的話。
6、我要怎樣布置預習?(有充分的預習,才有課堂的真正自主。
1.學會本課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
2.能看圖體會字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小詩
7、我有哪些資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勵思考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決問題。)
利用生字詞卡片認讀生字;利用書上插圖理解詞語的意思;利用多媒體演示掌握生字的筆順及寫字要點,并把字寫得端正、美觀。
8、我預設的教學程序有哪些?(模塊式主題,不用詳述。)
模塊一:指導看圖,整體感知。
模塊二:自主識字,感受樂趣。
模塊三:引導誦讀,讀中感悟。
模塊四: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模塊五:遷移知識,拓展練習。
《識字7》教學反思
二年級是小學階段識字的重要時期。第三冊語文書里,要求學生識字量為406個,要求會寫的276個,由此可推算出每一篇課文中至少要有10個生字。
語文書中的406個生字,除了有些分散在課文中外,還有些生字是集中識記的。集中識記的生字二、“會意”識字,體驗樂趣
一張張看似普通的畫面,經過仔細的觀察,卻發現“它”與某個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它們的身上,讓學生認識漢字構字的奇特,了解“漢字”悠久的歷史,使學生對漢字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
片段(二)識字7
師:出示“亭子”的圖象,說說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