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學反思 蘇教版第三冊
師:再出示“亭”字,對照比較,發現了什么?
生:字和圖非常相似,真有意思。
生:“點、橫”就是亭子的“頂”,“口”就是亭子的“閣樓”,“穴寶蓋”和“丁”就是亭子的“門”和“梁”。(學生七嘴八舌地說)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是明亮,一眼看出了“機密”。
生:“鳥字”也和“鳥”相似。“撇”是“嘴巴”,中間的部分是鳥胖胖的身體,“橫”是踩著的“樹枝”。(一個同學搶著說)
師:你可真會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師:在“亭子”的圖象旁放個人?谑;有個人來到了亭子旁,被亭子門框上的一幅對聯所吸引,他不走了,停在了那里。出示“停”字。
生:“亭”邊加個單人旁,“停”也讀“停”字。
生:這個停字就是停止的停,意思是不動了。
師:你們可真聰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人造字的意思。
相同的方法,學習“聞”和“鳴”
生:我知道“問”和“家”也是根據意思寫出來的。
生:還有“休”和“森”。
…
體會:
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形象思維比較活躍。當他們看到自己學的這些生字竟和一幅幅圖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一個字就是一幅圖,一個字就是一幅圖的意思,感覺真是獨特。在圖與字的對照學習體驗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本干巴巴的漢字中隱藏著的趣味。這樣的漢字學習,已不再是單調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樂在其中的。。
三、“形聲”識字,體驗妙趣。
中國的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漢字是形聲字。在這一個板快的學習中,如果能夠得力得法,將使學生對漢字的學習產生興趣,從中掌握一些識字的方法,為今后的自主學字奠定基礎。
片段(三)識字8
師:出示:包。你們認識嗎?
學生馬上紛紛舉手,異口同聲地說,是“包”字。
師:包弟弟是一個非常熱心,善交朋友的人。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他來到了草地上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下便和“草”字頭交上了朋友。出示“苞”
生;認讀“苞”
師:這個字是什么偏旁。
生:“草”字頭
生:這個“苞”一定和植物有關系。
生:這是“花苞”的苞。
師:出示掛圖,看圖認識“花苞”。
師:包弟弟與小草交上了朋友,小草請包弟弟吃飯。包弟弟的肚子吃得飽飽的,他又和“食字旁”交上了朋友。出示:“飽”。
生:認讀。
生:這個字是“食字旁”,一定和“食”字有關。
生:“吃飽了”就是這個飽。
生:“飽和”也是這個飽。
生:還有“飽滿”的飽。
師:引導學生看圖上鼓鼓的花苞,理解“飽滿”一詞。
師:包弟弟不廣和“草”字頭、“食字旁”交朋友,它還和“三點水”、“火”字旁、“提手旁”、“衣字旁”等等都交上了朋友。
相機出示“炮、泡、袍、抱”等詞語,引導學生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