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
4、啟思:正在大家盛贊戴嵩畫作的時候,牧童為什么說戴嵩畫錯了呢?
(引導學生多形式的練習感情朗讀,體驗文中的情節(jié)變化和思想感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讀書交流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回顧:
1、指讀字詞,練習聽寫。
2、指讀課文前兩自然段,再現(xiàn)課文情境。
(抓實基礎,把握內(nèi)容,自然過渡。)
品讀
1、結合課文5、6自然段指導讀書:聽到牧童的異議,圍觀的人什么反應?結合插圖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戴嵩的表現(xiàn)如何?如果你就是當時的戴嵩,你的感受如何?
2、多形式(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有感情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體會當時的場景和人物的表現(xiàn)和心理。
3、師生合作分角色,共同演讀課文內(nèi)容。
(古語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采用多形式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感悟,與故事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在讀書感悟的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拓展
1、營造情境,教師當記者對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進行采訪,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組織學生對文中的人物和整個故事進行評論。可以采取“我送給()一句話”的形式。、
(變換讀書理解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啟思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收獲?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升對課文內(nèi)容及人物品質的理解,從而受到啟迪與熏陶。)
寫字:
重點指導“兄、呆、商、購、價錢”
1、學生認讀生字,引導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
2、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重點指導難寫的字。
3、練習書寫,互相評價,優(yōu)秀作業(yè)全班展示。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紛紛:(許多人或者事物)接二連三地。
和藹: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慚愧:因為自己有缺點、做錯了事或未能盡到責任而感到不安。
指教:請人對自己的工作、作品等提意見。
觀賞:觀看,欣賞。
相關鏈接:
1、 戴嵩:唐畫家,擅畫田家、川原之景。師韓晃,筆致精細入微,山澤水牛尤為著名。牛能得“野性筋骨之妙”,與韓干畫馬并稱“韓馬戴牛”。
2、注:《畫家與牧童》就是根據(jù)這篇故事而來的。 戴嵩畫牛①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②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③大笑曰:“此畫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④入兩股間。今乃掉尾⑤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