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學設計
二、自學思考:
1、出示要求:
(1)默讀全詩,思考:哪些詩句是寫瀑布聲音的?哪些詩句是描寫瀑布樣子的?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去欣賞瀑布的?
(2)提出不懂的問題。
2、自學討論:
3、班內交流:
(1)思考問題明確:
第1節(jié):瀑布的聲音;第2-3節(jié):瀑布的樣子。
寫作順序:由遠及近
(2)質疑問題
教師將學生質疑的問題進行歸納梳理,明確:哪些問題學生可以自己解決,哪些問題通過讀書或查閱資料解決,哪些問題在深入學習課文時再解決。
三、重點研讀問題:
1、瀑布聲音的特點。
(1)指名讀這一節(jié)詩。
(2)出示文字片:
瀑布的聲音,好像(),又像()。
思考: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要點:突出瀑布聲音響亮,氣勢雄偉;把抽象的聲音形象化,使人覺得生動、真切。)
(3)瀑布聲勢浩大,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指名朗讀、齊讀。
2、遠望瀑布的樣子
(1)自由讀有關詩句
(2)從“忽然一轉”這幾個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剛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聽到聲音的?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從背面聽聲音大,現(xiàn)在轉到正面聲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聲勢巨大,一定雄偉壯觀。)
(3)“啊”字該怎么讀呢?為什么這么讀,或從他的讀中你聽出了什么?
(讓學生品出讀時的驚與喜,品出驚什么,喜什么?)
(4)瀑布什么樣,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為什么先說沒法比喻?又說“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學習方法:
a出示瀑布錄象
b想象當時情景(顏色、高度)
c結合錄象、課文內容、生活實際談想法、感受。
(5)讀出情感(指名讀、領讀、齊讀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樣子
(1)指名讀這一小節(jié)
(2)“仰望”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站在山腳下仰望?(用詩句中的語句回答)從這個詞中感受到什么?
(3)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
(從全貌看,像一座屏風;從小珠看,形似珍珠;顏色光澤與珍珠相似,晶瑩透明。)
(4)為什么說被風吹過的瀑布如煙、如霧、如塵?
(如煙:輕柔飄逸,彌漫如霧:白茫茫一片,朦朦朧朧如塵:紛紛揚揚的落下。)
(5)賽讀,讀出美感。
四、總結全文,體會情感
1、歸納板書,深入體會
(1)配樂讀全詩,再次感受瀑布的壯麗奇異的景象。(指名3人讀)
(2)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樣子各不相同、變化多端呢?
(3)歸納板書,理清作者觀察地點
像風吹浪涌(聲音)遠
瀑布像一道白銀(顏色)
像一座珍珠的屏(形狀)近
2、根據(jù)板書提示,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3、布置作業(yè):
(1)選詞填空
一道 一道道 一陣 一陣陣 一朵 一朵朵
一( )閃電 一( )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