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3、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重、難點
1、重點是學會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難點是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事先預習(已讀通全詩),生字卡片,事先在黑板上寫好《宿》。
學習過程
一、看圖說話識字。
1、出示課文插秧圖,說說圖上都有什么。(由遠及近:稀稀疏疏的籬笆,一條小路彎彎曲曲通向遠方,一片金燦燦的菜花地里,有個小孩在追蝴蝶,邊上還有幾棵大樹。)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怎么樣的什么”。
2、隨機認識生字“籬,疏”。
二、由圖入題
1、揭題
宋代詩人楊萬里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就即興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宿新市徐公店”。齊讀。
2、理解題意,隨機識字。“宿”為住宿,“徐”為姓。
三、自讀詩文
1、教師范讀詩文。
2、學生自讀詩文,讀通、讀準。
四、圖詩結合,理解詩意。
1、指導學生將看圖說話的板書“怎么樣的什么”與詩句一一對應連線。
如:畫上的籬笆應與哪句詩相連?小路呢?為什么?
……
2、結合畫面、詩句,重點理解“一徑深”,“未成陰”,“急走”,“追黃蝶,無處尋”。體會農村的寧靜、柔美,捕蝶的喜悅,“無處尋”的失望。
五、拓展想像,步入詩境。
1、隨機指導誦讀,感受詩文韻律美和節奏美,體驗詩的意境。
2、步入詩境,體會情感。
師配樂朗誦詩文,學生閉目想像畫面。說說你想像到的畫面。
3、拓展想像,升華情感。
展開想像,將詩文改編成一則小故事。
六、指導寫字
七、作業
誦讀楊萬里的《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附板書:
稀稀疏疏的籬笆 宿新市徐公店
彎彎曲曲,通向遠方的小路 籬落疏疏一徑深,
金燦燦的油菜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小朋友捉黃蝴蝶 兒童急走追黃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