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
翩翩起舞的黃蝴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樹長出了綠葉,但并不茂盛.
《宿新市徐公店》課后反思
畫是一首無言的詩,詩是一幅精彩的畫。畫是打開詩境的鑰匙,詩是賞畫的點睛之筆。
本節課的設計采用的就是詩畫結合,走進詩情畫意的世界。
看圖說話,訓練語言,積累體驗,產生矛盾。這首詩的配圖是非常具體形象,與詩作融為一體,值得充分利用。畫面的展示首先帶給學生的是美麗的視覺沖擊,激起了學生看和說的欲望,使語言訓練目標完成得不落痕跡,水到渠成。在看與說的過程中學生也美美地游覽了一番春天鄉村的美景,在原本有限的生活體驗和知識體驗中加入濃重的一筆,為更好地學習,品讀詩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教師的一句:“景美,我們小朋友說得也美。宋代著名詩人楊萬里看到這一美景,更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他是怎樣寫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成功地在學生的心田一大石激起千層浪。
圖文對照,形象理解,思維閃亮,情感激蕩。圖文對照,給相關內容連線,降低了理解的難度,提升了學習的樂趣。老師對學生連線佯裝的蹙眉思考狀和一句句“為什么”,無不燃燒起思維的火花,此時已是群情激蕩,把對詩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推向了高潮!
看圖誦讀,聽讀生景,深化認識,提升情感。學生邊看圖邊誦讀詩文,又一次將圖和詩,人和景融為一體。聽著教師的配樂誦讀,在腦海中創造性地再現,詩中描繪的畫面,更是使認識進一步深化,使情感進一步提升,不知不覺中已步入了詩情畫意的世界。
學生將《宿新市徐公店》改編成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
附故事:
講《宿新市徐公店》的故事:
在一個麗日當空的上午,太陽那耀眼的光芒灑向大地,金燦燦的、暖洋洋的。
地上是竹籬茅舍。楊萬里就住在這個美不勝收的客棧里。推開客棧的窗戶,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和稀稀疏疏的籬笆,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遠方的樹林。咦?什么時候這里多了個小男孩,看他這土頭土腦的可愛樣,不用說,一定是個淘氣包。奇怪,他跑得這么急是想去哪兒呢?看,汗都出來了!啊!原來它想去捉那只美麗的黃蝴蝶啊。咦?黃蝴蝶呢?哦,原來它飛到了菜花中,看來這回男孩可捉不到它嘍!(戴雨林)
有一天,楊萬里出差來到了一個叫新市的地方,住進了一家叫徐公店的客棧。他打開窗戶一看,外面籬笆高高低低、稀稀疏疏;一條小路彎彎曲曲一直延伸到森林深處;金黃的油菜花連成一片,就像一張金黃色的大床;旁邊有兩棵高大的樹木剛吐出嫩芽。忽然,有個小孩從遠處飛快地跑過來,楊萬里仔細一看,小孩子追著一群翩翩起舞的黃色蝴蝶,蝴蝶飛進金黃的油菜花上,小孩子怎么也找不著,那是因為黃蝴蝶飛到黃色的油菜花上像朵花,飛到葉子上還是像朵花。小孩子嘀咕著:“如果是白蝴蝶飛進黃菜花地那多好啊。”楊萬里見了,忙攤開白紙,拿起毛筆,蘸點墨汁,就寫下了《宿新市徐公店》。(徐隆湛)
春天的早上,小明在離家不遠的油菜地里玩,油菜花開了,金燦燦的一片。四周還有稀稀疏疏的籬笆墻。這時,樹上的花早已落了,但樹葉長得并不怎么茂盛。突然,小明看見一只美麗的黃蝴蝶飛過,就猛地撲了過去,黃蝴蝶一下子就飛走了。蝴蝶飛呀飛,小明追呀追,黃蝴蝶飛入了黃黃的油菜地里,小明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周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