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發現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中9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3.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學習達爾文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板塊一: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了解作者,激發學生求知欲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科學家達爾文的故事。 (2)。屏顯(達爾文頭像)這一位就是達爾文,你了解他嗎? (3).師:達爾文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從小就喜歡收集動物、植物標本。22歲那年,他乘船開始了歷時五年的環球航行考察。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是達爾文在一個小島上考察時有趣的發現。 2.導入新課,繞題質疑,激發學生探索欲 (1)屏顯課題 7有趣的發現 (2)我們常說:學貴有疑。就是說學習最可貴的是能提出問題,你從“有趣的發現”這個課題中發現了什么問題呢?說說看吧。 [現場活動一 說一說] 板塊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同學們一定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在讀課文時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屏顯 一讀,讀準字音,讀通長句子。 二讀,通讀課文,標出小節號 [現場活動二 讀一讀] 2.同學讀得怎么樣?這些生詞你能讀準嗎?自己先試一試。 屏顯 考察 反復 研究 比較 容易 淹死 生存 逐漸 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讀一讀。 4、同學們再看這幾個長句子,我們不僅僅把它們讀通,還要注意句中的停頓,才能讀好!請大家跟我讀一讀。屏顯 1.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 2.這個有趣的發現,對達爾文/后來的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讀好了詞語和句子,我們再把它們放回課文里讀一讀。這一次,你一定要努力讀得正確,流利!大家再練一練吧 6.這一次,你讀得怎么樣呢?請你一節一節地讀給你的老師或者小伙伴聽一聽,請他們給你提一提建議 [現場活動三 練一練] 7.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你能把課文讀通順了嗎?現在就請你和我一起來讀讀看!請同學們拿出筆,一邊跟老師讀,一邊畫一畫生字詞。 8.老師范讀全文。 屏顯:一百多年前,英國有位著名的科學家叫達爾文。 有一次,達爾文乘船到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去考察。他看到島上的昆蟲要么翅膀特別大,要么就沒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島上經常刮大風,那些沒有翅膀的昆蟲,因為不會飛,就不大可能被風刮到海里淹死。而那些翅膀特別大的,因為能頂住大風,也生存了下來。可憐的是那些翅膀小的昆蟲,能飛起來卻頂不住大風,很容易被刮到海里去,便逐漸消失了。 這個有趣的發現,對達爾文后來的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