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蝸牛搬家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字,會寫8個字。讀“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蝸牛搬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教育學生做事情要不怕困難。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蝸牛搬家的前因后果。
教學難點
明白蝸牛的家沒搬成的原因。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語,揭示課題。
1.猜謎語:說它是條牛,無法拉車走,說它力氣小,卻能背屋走。(謎底:蝸牛)
2.說說自己印象中的蝸牛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蝸牛:軟體動物,頭部有兩對觸角,腹面有扁平的腳,殼略作扁圓形、球形或橢圓形,黃褐色,有螺旋紋。吃草本植物的表皮,危害植物。有的地區叫水牛兒。)
3.板書課題。
4.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如:蝸牛為什么搬家?蝸牛將家搬到什么地方去?蝸牛搬家的結果怎樣?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自己的疑問聽課文錄音朗讀。
2.討論交流。
聽完課文朗讀后,你的哪些疑問已經找到了答案?
三、深入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蝸牛的家在哪里?(水池邊的石縫里)你從哪兒知道的?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還告訴了我們什么?
(3)理解詞語。
光禿禿:形容沒有草木、樹葉、毛發等蓋著的樣子。
蜷曲:彎曲。
(4)動作演示“探出身來,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