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第一單元 熱愛祖國山河
1、古詩二首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過程與方法: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明了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遷移學法、體會詩文所描繪的意境和詩人抒發的真情實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課前準備:生字卡片、春天景色的課件。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1、(有條件的伴隨歌曲《春天在哪里》播放春天景色的課件,若條件不允許,則提前布置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春天到來了萬事萬物的變化)師:同學們,伴隨著時光老人的步伐,我們早已悄然步入了春天的季節,那么,春天來了,周圍的事物都有哪些變化呢?學生暢談。2、師:對了,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春天藏在田野里、春天藏在河水里、春天藏在……而且春天還藏在老師今天帶來的《古詩二首》里。教師板書課題、引入新課。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設情境,豐富學生對春天的表象,激起他們情感的波瀾,為后面理解課文積淀情感。風趣的話語和諧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學習。1、學生自由讀兩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借助拼音等。大致了解兩首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全班交流初讀古詩了解到的兩首古詩的異同。 3、指名朗讀兩首古詩,其余學生聽聽是否讀得正確、通順。4、檢查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問:“你認識哪個字,你是怎么認識的?”(學生開始認字,在這個環節其他同學可以補充,也可以提問題,還可以組詞、造句。)教師隨機讓學生做動作來理解“裁“、“剪”。在開課伊始,即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從整合入手初讀古詩,明了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初步從整體把握詩意,同時為后面遷移學法作鋪墊。 通過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一)學習《詠柳》。1、 再讀《詠柳》,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學生自由讀詩,獨立思考)2、小組內交流討論。3、全班交流“讀懂了什么。”教師要引導學生談從哪兒讀懂的。(中間順勢指導朗讀。)3、全班交流“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學生提出后可以由學生回答,教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重點引導理解、想象“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兩句,品悟詩人由贊美柳樹引向對春天的贊美。4 、指導朗讀。(二)學習《春游湖》。1、討論交流學習《詠柳》的方法。2、小組合作學習《春游湖》。3、各小組匯報交流。(三)總體回顧兩首詩、歸納升華,誦讀悟情、背誦。“你讀懂了什么”這一問題,體現了教師相信學生能學會的新課程理念。“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學習第一首詩的方法來學習第二首詩,此處進行了學法的遷移,教給學生學法,使學生學會學習。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回家搜集、背誦描寫春天的其他古詩。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